此夜曲中 作品

第122章 大雨

 窗外的小雨淅淅瀝瀝的落下,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它們都將為滋潤大地出一份力。 

 張玉汝站在窗邊靜靜的看著這一幅場景,他仰望天空,看著凝聚的水滴從天空之中落下,並最終消失在大地之中。 

 這時在這一縷輕風的吹拂下,一滴雨水改變了下落的軌跡,它傾斜著來到了透明的玻璃窗戶上。 

 一滴、兩滴……在風的影響下,逐漸有越來越多的雨水被改變了既定的軌跡。 

 點點雨水在窗戶之上匯聚並緩緩流下。 

 這些雨水最終的歸宿其實與直接落下的雨水沒有什麼不同,無論過程如何,它們最終都要回歸大地之中。 

 迴歸大地是它們作為雨水的結束,但與此同時也是新的開始。 

 它們還會在自然的作用下,流入深層地底開始新的旅途,也可能匯入江河奔流入海,亦或者是成為滋養生命的源泉。 

 在陽光的照射下,在生命的攝取下,它們又會從不同的地方被帶走。 

 在經歷了漫長而又複雜的循環後,它們會在自然的規律下再次化作雨水。 

 生老病死大概也是類似的道理吧,想到此處,張玉汝似乎可以釋然了吧? 

 “只是那些雨水到時候大概已經是全然不同的雨水,雖然雨水與雨水之間在成分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可兩者終究不同。” 

 世界上找不出兩片相同的葉子,也不會有相同的花,更不會有相同的人。 

 即便是真的能夠找到完全相同,找不到任何區別的存在。 

 可對於熟知他們的人來說,終究還是不一樣的。 

 在數學上1=1是成立的,但在現實中一個人無法等於另一個人。 

 張玉汝雖然在雨水下落的過程之中明悟了一些道理,但無論他想的有多麼透徹,他都無法徹底平靜下來。 

 或許有些人在飽經風霜之後,會看淡一些事情,最終達到滅情絕欲,無喜無悲的境界。 

 但張玉汝做不到,他是活生生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人。 

 他所經歷的一切,他所感受到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是獨屬於他的感受,對他而言,這是他整個人的一部分。 

 作為一個貧苦、敏感,甚至有一些自卑的少年,他牢牢地攥著這一切,吝嗇到不願意捨棄分毫。 

 他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回放著那段讓自己痛苦的記憶,每一次的回憶都無異於用利刃捅向自己的心臟。 

 但這些還不夠,他毫無下限的用各種各樣的角度拷問著自己的內心。 

 他痛斥自己的懦弱無能,愚蠢衝動。 

 他甚至充滿惡意的詢問自己是否為自己苟且偷生而高興,問自己那樣的舉動是不是故意讓夏侯月替他拖延時間,替他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