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世界盃遐想

 2014年7月13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馬拉卡納體育場,冉忱觀看了本屆世界盃的決賽,親眼見證了德國隊在加時賽1比0絕殺阿根廷隊,勇奪大力神杯。

 對於打入絕殺進球的格策,冉忱也不陌生。去年夏季轉會窗口,拜仁慕尼黑新帥瓜迪奧拉在被記者問到是否對冉忱感興趣時,瓜帥脫口而出的一句“我們已經有了格策”,讓冉忱和格策在之後多次被德國媒體拿出來比較。

 特別是在上個賽季的歐冠聯賽,當拜仁以兩回合0比5的比分慘敗給皇馬而無緣決賽,格策在兩回合的比賽當中都是碌碌無為,而冉忱卻是在此前與皇馬交戰過程中大放異彩,德國媒體當時還熱炒冉忱和格策到底誰更適合拜仁的話題。

 但是今晚的格策卻是成為了整個德國的英雄,他這粒金子般的進球必將會被載入德國足球的史冊,想必今晚過後不管他在拜仁的表現如何,也不會再有德國的媒體和球迷去質疑格策了。

 德國隊的沉穩和韌勁給冉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他不禁想起了萊因克爾的那句名言“足球就是22個人在場上奔跑比賽,最後德國人獲勝的遊戲”。

 特別是德國球員施魏因施泰格在120分鐘的比賽中,經歷了對手的雙人剷搶、背後踢人以及撞裂眉骨等一系列創傷後,卻是直到比賽的最後一刻仍在奮不顧身地拼搶,其高昂堅韌的戰鬥精神讓人動容。

 而施魏因施泰格也只是這支紀律嚴明、作風硬朗的德國隊其中的一環,當這樣的精神意志主導整支球隊的時候,他們就很難被擊敗了,特別是厄齊爾和格策等技術型球員還極大提升了德國足球細膩的元素,讓這支德國隊變得更加的強大。

 這次的世界盃觀戰也帶給了冉忱很大的觸動,讓他對足球的理解更加深刻,特別是對於球隊整體和球星個人之間的關係認識地也更為透徹。

 巴西在內馬爾傷退之後慘敗德國,阿根廷在折損迪瑪利亞之後縱然還有梅西壓陣,卻仍是艱難地兩度陷入點球大戰,並在最終同樣憾負德國。此外,失去了裡貝里的法國和缺少了法爾考的哥倫比亞因為陣腳大亂而落敗,也似乎印證了球星對球隊的極端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