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葉 作品

第772章 叔孫通進入奉常 李斯的鬱悶

 叔孫通可不是一般人物,秦漢以後的禮儀,都有叔孫通禮法的影子,可以說是後世禮儀的鼻祖。

 秦風說道:“這個叔孫通一直就不錯,和其他的儒家完全不同。”

 秦始皇說道:“這是子路之儒還是你秦風之儒?”

 秦風說道:“岳父大人呀,哪有我秦風之儒這一說?儒家八派裡面哪有子路之儒?

 這只不過是叔孫通懂得變通,自己弄出來的,這個傢伙有開啟儒家一脈的潛力。

 這樣的人雖然成不了忠臣,但是能夠成為賢臣。只要皇家不負他,他就會不負皇家。”

 秦始皇聽了點點頭說道:“這就夠了。忠誠不見得有能力,賢臣絕對是有能力這個我懂。讓叔孫通留在奉常吧,給李斯做一個幫手。”

 秦風說道:“恐怕他和李斯合不來。”

 “合不來好啊。有競爭才有提升,禮儀的事情就交給叔孫通,管理的方面就交給李斯,把他們兩個的權利分開,互不相干就行。”

 叔孫通做了奉常右,同時還保留博士的頭銜。秦風把這件事告訴了叔孫通,叔孫通心中大喜。

 秦始皇讓丞相府製作叔孫通奉常右的印章,李斯聽了之後則心中發苦。

 心中不住的誹腹,這個秦風怎麼哪兒都有他,自己在奉常待的好好的,本來就打算認命了,等著王綰退下來自己順利的登上丞相之位。

 結果把這個叔孫通又被他弄到了奉常,這不是明明來噁心他嗎?

 但是秦始皇把這件事定了下來,他也無可奈何。

 法家的最根本準則就是維護皇權,所以李斯只能認命,沒有提出異議。

 叔孫通當然高興,雖然博士的身份地位超然,但是沒有實權,也就是一個顧問而已。

 自己可以提意見,可以給朝廷各個部門提意見,甚至給秦始皇提意見,但是人家聽不聽你那就看心情。

 但是進了奉常之後就不一樣了,那就是真真正正的實權派了,奉常還真適合他,因為儒家繼承了自古至今最完備的禮儀。

 各種禮節叔孫通都很精通。

 叔孫通是稷下學宮的儒家博士,又在大秦朝堂作博士,30多歲的年齡正是施展抱負的時候,一時之間意氣風發。

 至少在現在大秦當中的博士,能夠取得實權地位的也就他一個。

 修建好湘妃祠之後。秦始皇的巡遊車隊繼續出行。餘下各地湘妃祠的修建就留給了長沙郡以及少府等一些人繼續完成。

 從湘江逆流而上到了春陵水,順著春陵水行進一段時間之後改為陸路。

 進了春陵水也就到了騎田嶺,騎田嶺的官道還在緊鑼密鼓的進行。

 因為秦始皇將要南巡,整個騎田嶺的道路幾乎就是全面開工。

 按照秦風的要求,首先修出來一丈寬的道路,能夠讓車輛通行,然後再繼續擴大。

 這些路面全部使用了青石,青石的下面灌上了水泥,水泥下面使用了三合土。

 這樣修建出來的道路非常平整,車走在上面非常的平穩。

 秦始皇坐在馬車上感覺不出一點顛簸,對此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