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海城的魏東征 作品

第172章 尋寶

 張藝興先首先看了這個華夏目前來說最大的舍利塔,又去舍利塔東面的大佛閣看了看,接著又去了舍利塔後面的山岩中看了千佛巖,又看了無量殿。

 張藝興往回走又去看了位於棲霞寺山門前50米處的彩虹明鏡。

 看過彩虹明鏡,張藝興又接著看了明徵君碑、石窟造像等等。

 今天他是一個人前來,所以也就沒有什麼顧忌的,每到一個地方也就是感應一下就走了,也許是心裡有事情的緣故,也許他怕再有寺廟裡的住持能發現自己,到了他們的寺廟,所以基本上沒有太仔細的參觀。

 張藝興順著一條也許是寺廟裡和尚平時上山的小道,往後面山裡走去。

 感覺已經距離棲霞寺廟有一些距離了,張藝興找到了一個稍顯平整場地盤膝打坐,運起了龍騰訣的修煉口訣,不一會就感覺有絲絲縷縷的靈氣,從四面八方湧入他的身體裡。

 不知道過了多久,張藝興感覺就連微弱的靈氣也沒有了的時候,就停止了修煉。他又走了一段距離,找到了對於棲霞山來說是最高的山峰,分別向四下望去,沒有發現有比較特別的地方,又用黃金瞳透視異能掃視也是無果,張藝興不死心又用手摸摸自己掛在胸前的玉佩,並沒有發現玉佩有什麼異常。

 張藝興心裡想,看來闖王當時沒有到過棲霞寺。離開了棲霞寺,張藝興回到了自己的別墅,一夜無話。

 第二天張藝興看歐陽倩沒有給自己打電話,他就打了過去。“喂,倩倩今天是不是還有工作要忙呀?”

 歐陽倩說:“還是我的石頭哥哥聰明,對不起石頭哥哥,今天還是不能陪你一起玩了。”

 張藝興說:“沒有關係的,我自己隨便看看就可以了。”

 掛斷了和歐陽倩的通話,張藝興又是自己一個人出去了,這次他沒有進到靈谷寺裡面參觀,而是去了靈谷寺的後山,進到紫金山的深處,由於山不是太高,只有海拔400多米,對於張藝興這個築基期修士來說爬上去,不費什麼力氣的。站到寧鎮山脈之最高峰,登高望遠,第二峰小茅山、第三峰天堡山盡收眼底。

 張藝興用望氣術看了這片山、林,發現周圍幾十公里,三峰相連如巨龍。山、水、城渾然一體。山勢略呈弧形,弧口朝南,蜿蜒曲折如龍。山勢的走向又以北高峰為轉折點,西段走向西南,經太平門附近入城,其餘山脈向西斷續延伸為富貴山、九華山、止於北極閣,東段走向東南止於馬群。

 看到這個在古時候就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稱紫金山,張藝興心裡也是十分的感慨。

 張藝興同時也知道紫金山在三國、漢朝就極負盛名,從一些資料上看,紫金山囊括了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國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態休閒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一系列於紫金山,這就奠定了紫金山能成為華夏人文第一山的基礎。

 紫金山從古至今名勝古蹟很多,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頭陀嶺、永慕廬、紫金山天文臺;山前正中有中山陵、音樂臺、美齡宮、流徽榭、永豐社、行建亭、藏經樓、戴笠墓;西有燕雀湖、中山植物園、下馬坊、梅花山、明孝陵、明東陵、廖仲愷何香凝墓、顏真卿碑林、紫霞湖;東有靈谷寺、鄧演達墓、譚延闓墓、中央體育場舊址;北有徐達、常玉春、李文忠幾個明朝時期的開國大將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