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海城的魏東征 作品

第97章 荷李活道

 剛才張藝興對店老闆表示感謝後就離開了,他順著文武廟前面的臺階向上行走。時間不長就來到了,舉世聞名的荷李活道古玩街。抬眼望去,這個市場還真的不算小。粗略估計差不多有一百多家古董和傢俬店鋪,還有一些擺攤的包袱齋老闆。

 張藝興知道,外國報紙曾經評論荷李活道街為“一輩子必須走一趟的街道”之一,可想而知這個荷李活道的奇特之處了。它的地理位置也很好,位於中環至上環、橫貫港島中西區、在太平山腳下、東邊從雲城街起、西邊直接到皇后大道西。可以說這是一條薈萃港島百年滄桑的“歷史街道”。這條街道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1844年。

 通過剛才店主的介紹,加上在學校裡面所瞭解的這樣一個百年老街,今天自己能夠腳踏實地這個老街道,心情不激動那是假的。張藝興懷著愉悅的事情,邊走邊看這個百年老街。他之所以高興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鄭家這個麻煩基本上算是解決了,他不相信鄭老二能夠再敢向他出手。

 慢悠悠的逛著,突然一個攤位上擺放的幾個香爐,有一個香爐吸引了張藝興。於是他就走到攤位邊,蹲下看著攤位上的物件,說真的,張藝興沒有發現這個攤位上有什麼可以上手買下來的物件,要不是香爐他也許就從這個攤位前過去了。

 一共三個香爐,還有一個少只腿的,三條腿就剩下兩個了。放棄這個少腿的,看那個品相還算不錯的。開始他也不打算拿起香爐觀看,就是用眼睛仔細看看,結合腦子裡所學知識,感覺這個爐子有點像宣德爐。即使現在他還沒有看底款。

 搜尋一下記憶,他知道真正的宣德爐,是宣德三年,宣德皇帝命“呂震”等一些身邊臣子參照《宣和博古錄》、《考古圖》等一些書。同時又參照了當時比較好的幾種窯口的瓷器香爐款式為模板,而設計了幾十種香爐的造型。

 最後由宣德皇帝拍板了其中一種樣式,宣德皇帝拍板的就是後來人人讚美的宣德爐。由於當時原材料匱乏,鑄造香爐的風磨銅(純銅、紅銅)還是從暹羅國進口回來的。

 在那個年代雖然人們沒有現代的鑄造工具,可是當時的能工巧匠也不是現在的人可比的。他們的智慧很少有人能模仿,更不要說是超過了。

 為了讓所鑄造出來的銅香爐色澤晶瑩、溫潤、細膩。所以當時的鑄造工匠們在主材料銅裡又加上一定比例的金、銀、錫等幾種材料,然後又經過數次的加工提煉,最後才鑄造出來舉世矚目的宣德爐。

 之所以到了現在收藏界一提起宣德爐,無不露出貪婪之心,想想自那個藏家不希望自己手裡有一個真真正正的明宣德爐。

 夢想也罷,貪婪也好。總之當今真的可以說是一個大開門的宣德爐,恐怕國家博物館也不一定有,即使有也可能是清三朝的仿品,不過能有清三朝的仿品也算很不錯了,現在也能值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