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大膽 作品

第三百七十四章契丹秘辛

    遼國每每收到大宋送來的歲幣,一開始還以為自己佔到了天大的便宜,畢竟遼國的經濟很脆弱,每年的財政收入連大宋的零頭都不到,就像鄉下的老農把菜挑到城裡賣,突然發現這裡的菜更好賣,多賺了幾文錢高興得幾天睡不著覺。後來才發現,人家買菜回去就是餵豬的,自己壓根就不想吃。

    大宋用軍費千分一之不到的成本,換來了無數的太平美好發展空間,大宋也是國運正旺,又上了仁宗這個千古仁君,國內的形勢一片大好!契丹每每看到這屈辱的歲幣心中總是憋著一口惡氣發不出來,當初他孃的哪個孫子籤的儃淵之盟,要錢也不懂得多要一點,現在好了,找大宋要人家也不給,更痛苦的是遼國現在自己軍隊的戰鬥力已經同阿骨打當初的那支判若兩軍,這些只會魚肉百姓,打仗?呵呵。

    打是打不過來了,只苦了這些為了民族還有國家拋家棄子隱姓埋名的忠良之士,他們不止一次提出回到故土,遼國卻要他們繼續隱性埋名,他也只能繼續冒頭掉腦袋的風險,紮根在這片鄉土地,在清源娶妻生子。

    在清源娶也只能娶到漢人的女子,但是這麼一來血統就不純正了。所以當時遼國方面許多權貴是不願葉力罕的父親他們身上紋狼頭的,就因為他們不配!

    事實上當初遼國派到大宋的細作探子並不只是葉力罕他爺爺一個,當年大批探子下江南,各州路道只要是關鍵的要地全部設點插樁,等級大體就按照地區的行政級別來劃分,清源算是基層小據點,要是東京汴梁那不知還有多少暗探在蟄伏著,據說汴京的遼國會館就是他們這些契丹細作的總部,這些契丹人就圖日後烽火一點萬火燎原,配合攻進大宋的契丹軍隊裡應外合。

    遼國為了養這些細作費盡無數國帑,不少權貴更是整日痴想染指大宋的花花江山,這些數十年的佈局棄之可惜,甚至可能對大遼不利,所以他們考慮再三之後,還是給耶律罕他們一批人名分。

    不就一個名份而已嘛,又不用花朝庭的錢,何樂而不為?當年王莽捨不得這些小節,玩什麼降王為候,改高麗為低麗的蠢事,結果搞得上下離心離德,要是連點小好處也捨不得簡直是如出一轍,極不明智。

    葉力罕小時候就覺得自己與周圍的娃娃沒有半點區別, 只是覺得父親孤僻從來不與人交往。直到他十二歲那年,父親才將這些秘辛和盤托出,從那以後他也不再與人多結交,做的事也是一些雞毛蒜皮不固定的小差,生怕自己的身世被人知曉。

    他們的父親也會教他一些拳腳手段,還有就是灌輸一些忠遼愛國的思想。葉力罕一開始天昏地暗,後來慢慢地接觸了其他跟他一樣的遼國探子之後,也慢慢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成年後託人說了一房親,睡半床的三天兩頭尋他滋事,要不是罵他窩囊,就是罵他賺不到錢,家裡的鍋碗三天兩頭就得換一茬新的,他只能以酒澆愁,今天買醉回來,沒想到竟然一時鬆懈著了梁川的道。

    佛前燈下,原來清淨之地現在倒變成了修羅地獄。柴房裡葉力罕被半吊在空中,原來還敢將腳尖放到地上減輕手腕上的痛感,現在十個腳指甲都扎滿了鋼針,腳尖一放地就讓鋼針往指甲肉裡深入一分,他只能像一尾大蝦一般縮在半空中,任由指縫中的鮮血滴嗒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