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大膽 作品

第三十三章授業解惑

    梁川頓了頓道:“蔣鈺不管是不是跟你好,未婚先孕就把他們蔣家的臉丟光了,這事對蔣家來說最好的結局就是懸而不決!”

    孟良臣雖然還是身陷牢獄,卻有人替他推理斷案沉冤昭雪,他眼裡充滿了感情,道:“多謝梁兄,再造之恩沒齒難忘!”

    “不用謝我,我什麼也沒做。”

    梁川打心眼裡替這個孟良臣感到挽惜。

    古代村有保正鄉有里正,能做這些村官鄉鎮幹部的無一不是宗族勢力強大之輩,許多農村人一輩子連縣鄉都沒有走出去過,最大的就是頭頂上的里正或保正,縣太爺對他們來說都是神仙星宿般的存在。

    得罪了這些人自然沒有什麼好下場。

    我們國家的法治之路也是萬水千山,法治社會的概念沒建立之前都是主觀性極強的人治社會,辦案執法隨意性極大,就是在改革開放以後,冤假錯案還是很普遍的現象。在古代,那就更讓人蛋疼了,許多地方把人關進去以後,不要說審了,有時候連關著這麼一號人物都忘了,辦案期限模糊不清,短的三五日,長的三五十年懸而不決,沒有執法監督,沒有紀委監察,案子審不審、怎麼審全憑掌權者的一句話。。

    梁川看著孟良臣,能不蛋疼嗎。。

    孟良臣也是始料未及,在那個戶數僅有一百之餘的小山村竟然有這麼一號人物,出口成章舌燦如蓮思路清晰見識廣博,自己自詡熟讀百家之言,在他全面反而顯得一無是處。。

    “想必將來梁兄也會有金榜題名四海皆知之時!”

    “金榜題名嗎。。?那還是算了吧!”

    梁川穿越之後,思維是現代人的思維方式,與古人那套君父忠孝的儒家傳統格格不入,甚至說他是離經判道不為過,再加上他嚮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連毛筆字都不會寫,考什麼科舉?秀才都考不中!

    “為何?梁兄之才孟某拜服,若是不走科考這一條路豈不可惜!”

    梁川自然不能說我字寫不好不敢去考試,為了面子他還是一本正經地道:“自古都是說習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你們這幫人啊就是讀孔老二的書讀太多了都讀傻了!”

    孟良臣先祖就有亞聖孟子,一聽梁川出言不遜對至聖先師孔子竟然敢叫孔老二!

    “大逆不道!”

    石頭也被梁川給嚇到了,敢叫孔聖人孔老二要是讓他爹聽到,屁股非得被揍開花不成!

    梁川的眼白忍不住向上翻了翻,手指伸到耳朵孔裡挖了挖道:“小聲點,這麼激動幹嘛,耳朵都讓你震聾了,你要是不服氣今天咱們就辯一辯,小爺我讓你心服口服!”

    孟良州滿不服氣地道:“好!請賜教!”

    “良臣兄認為治國當如何治國?”

    “治國當以仁孝,得人心者得天下。”

    “這是儒家的鬼話,孔老二的話要是真有用,周遊列國為什麼沒人採納?反倒是強秦用重法得了天下?”

    “始皇無道二世而亡!”

    “都說始皇無道,可是他在位可曾殺過一位功臣?一統六國解數百年戰國之亂世,車同軌書同文,南修靈渠北御匈奴,他一人就把數代人的事給做了,哪一樣不是千秋赫赫之功?唯一的過錯就是坑殺了數百個專門行騙的儒生就被你們這些孔老二的學生罵了一千年!”

    “強秦重法為何我大漢棄之不用?”

    梁川呵呵一笑道:“反問,仁孝有用為何漢初亦棄之不用,反而黃老之學大行其道,到了武帝劉徹方開始獨尊儒術?”

    孟良臣一時語塞。

    “我來給你解釋!春秋戰國周天子式微,秦國重法之下令行禁止,效率遠高於六國因而有了天下,漢初天下凋敝百姓需要休養生息,清淨無為是最佳國策,到了武帝一朝內有宗室豪橫,外有匈奴犯境,思想不統人心更不得一統,凡此種種只能證明治國沒有千古一策,只有順應時代發展和與時俱進而已,你口中的忠孝更僅僅是與當今的政治環境與形勢相適應的政治工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