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大膽 作品

第六百五十四章再遇文正

    兩人終於到了范仲淹跟前,不過包括范仲淹在內,他身邊整個部隊的人沒有一個人對梁川與辛無病有好臉色,就因為他們在這一百多號賊寇前吃了暴虧,這些賊寇定是與梁川有什麼牽連,否則他不會如此神色匆忙地趕來!

    “身為定川寨都監不在其位,該當何罪!”范仲淹未等梁川開口就先厲聲喝道!

    梁川心下忐忑,一路上淨在想怎麼把這一關混過去,混不過去大家都要跟著一起掉腦袋了!

    梁川最怕的就是范仲淹這種只認死理,按章程辦事的倔頭!嚇得他的頭皮都快捲起來,他抬頭看了一眼范仲淹那快吃人噴火的眼神,滿腦子都在想著怎麼應付這廝。

    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慫!

    梁川抬起頭握緊了拳頭對著范仲淹道:“大人能否借一步說話!”

    范仲淹怒不可遏:“放肆!”

    你是個什麼人,也配跟本官這樣尊卑法紀不分!雖然范仲淹不是擺譜,但是他對梁川這樣的失禮行為,卻是相當憤怒!

    大宋就是這些武人這樣放肆,朝廷才要削他的權!

    削完權,打仗又沒人打了!

    梁川咬著牙道:“大人可記得慶朔堂前的小鬟!”

    慶朔堂?小鬟?什麼鬼?

    眾人面面相覷這小子說的是什麼玩意,別人不懂范仲淹一聽慶塑堂身子可是一震,這是他深藏在心底的往事!此子是何人,竟然知道這麼多!

    原來范仲淹調任京城前在饒州任職,連他這樣的傳奇人物也喜歡逛酒樓喝花酒,其間就認識了官妓小鬟,只可惜小鬟年紀太小臨走只能將她留在饒州,成為心頭的一大憾事,為此他還作了一首詩叫懷慶朔堂,名人的奇聞逸事向來比他們的事業更讓人好奇,就好比歐陽修事業如此成功,可是後世的人談到他就繞不過他扒灰的野史。

    眾人見向來天不怕地不怕的範大人竟然一聲不吭,明顯這裡面有什麼內情。。

    范仲淹想的卻是,這件事知道的人並不多,肯定是有什麼自己人透給了梁川。

    梁川見狀立即走到范仲淹跟前主動幫范仲淹牽馬,范仲淹不拒絕也不同意,就讓梁川帶著兩人移步到一旁無人之處。

    梁川扶著范仲淹從馬上下來,范仲淹披著一條紫色披風,用手一抖冷冷哼了一聲。

    “此前歐陽永叔曾給我寄了一封信,裡面是一首漁家傲。”

    范仲淹轉身面朝山川大地吟誦了起來:“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唉。。”

    梁川看著范仲淹一時竟不明白他怎麼突然念起了這首詞。

    “初讀此詞,本官的心潮久久不能平息,本官以為世上最懂我者莫如永叔也,沒想到永叔跟我講,這首詞竟然是你這個丁謂家的管事所作,本官大為意外,能有如此蒼生胸懷者怎麼會跟著丁謂之流蠅營狗苟,定是珠玉蒙塵遇人不淑!”

    范仲淹話鋒抖然一轉,語氣變得凌厲:“不曾想你真是狼子野心之輩,不是大忠之人而是大奸之徒,假以詩詞來偽裝,實則包藏禍心狼視天下,私販生鐵資敵曲款暗調私兵,好大的手筆,此番前來西北,連我的家世背景你都查得一清二楚,看來你下的好大一盤棋啊!”

    唉,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入得了文正公的法眼,梁川身子不由自主地有些發顫,自己何德何能!

    千百年後,范仲淹作為歷史長河裡的一位文壇與政壇雙料天皇巨星依舊鼓舞著千千萬萬的人,可是事過境遷之後,自己連根毛也不是,還能得他的抬舉!

    不過,范仲淹對自己的誤會太深了,要讓他對自己的印象有所改觀,只能忽悠了,好了,梁川要開始自己的表演!

    梁川雙膝一抖,在范仲淹身後給他跪了下來!

    “你。。你。。你這是做什麼!”

    這一跪連范仲淹也懵了。

    “我對大人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大人對我誤會如此之深實在讓我心寒,若非我身負重任在身,定當在大人跟前一死以明志,以證我清白之身!”

    梁川的話說得如此突然,又如此絕決,又把范仲淹給搞糊塗了,這小子說了的什麼跟什麼!自己與他素不相識,與他有什麼交情!當年自己也就聽說過這小子的一點事,論起來,梁川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真的一點都不清楚!

    “你有何重任在身,你不要跟我說這些人就是幫你執行任務的!真當本官是三歲小兒,如此容易糊弄?”

    梁川雙眼堅定地看著范仲淹,不容質疑地回答道:“正是!”

    范仲淹今天是不搞清楚誓不罷休的態度:“你講與本官聽,若是真如你所言,今天的話本官不會讓第三人知曉,有違此言,定讓天雷將我殛殺!”

    范仲淹這人跟其他人不同,是響噹噹的正人君子,人品完全沒有話說,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今天梁川就是滿嘴跑火車也不怕,因為范仲淹真的不會說出去,這就是他偉大人格的魅力!

    範伸淹將他扶了起來,梁川作出一臉為難的神色,艱難地開口道:“呃大人,實不相瞞,我是劉太后派來的!”

    什麼!範仲以為自己聽錯了,劉太后!

    “大膽!”

    范仲淹不敢置信,指梁川的鼻子大喝道。

    梁川毫不動搖,這時就是考驗他演技的時候,一懈氣就全完啦!

    “若我不是劉太后的人,我一介小民去何處運來二百多萬貫軍餉,若我不是太后的人,我如何有私兵護衛!這些人的戰力大人親眼見證,只有官家與太后身邊的親兵才有如此的實力,更只有他們才有膽子與大人的衛兵叫板。。”

    范仲淹聽著梁川的話,尋思一想好像還真是這麼一回事,自己的親兵已算得上是精銳中的精銳,竟然一口氣吃不了他們,他們的陣型實在古怪,前後呼應密不透風,堅固得好似鐵桶一般,天下何處去尋這麼一伍健卒!除了汴京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