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翌日。

 太子爺親臨太湖參加春季詩會的消息一經傳出,瞬間震驚煙城。

 好一些出了城的讀書人們,又折返而回。

 雖然他們信奉的是不為五斗米折腰,但太子爺的五兩白銀還是應該尊重一下的。

 原因無他,太子爺捐山東糧食近百萬石,研究出了曲轅犁,還打算抑制土地兼併,將地主手中強取豪奪的田畝歸還百姓。

 單單憑藉這幾點,便已經令這些寒窗苦讀的讀書人所敬佩。

 畢竟一開始,太子爺前來山東搜刮民脂民膏他們是相信的。

 若是為百姓幹好事幹實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幽居深宮,不經人事,未見過人間疾苦的皇二代,怎麼能體會到百姓的疾苦與不易?

 何不食肉糜才是真諦!

 但太子爺真的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令人信服。

 “五兩銀子,我家隔壁的木匠給人家幫工一年,那都掙不到五兩銀子呀!”

 “太子爺真是太大氣了,以往詩會,第一名給五兩銀子就不錯了,但這次只要是參詩會的寒門庶民子弟就有銀子可以領!”

 “銀子算個屁!這次若是能拔的前三甲,還會被太子爺舉薦為九品文散官,直接參與此次煙城的土地改革,若是表現優異可入詹士府,這可是直達中樞的好機會。”

 “是啊,這次機會可是要比寒窗十年來的容易,但也並不輕鬆,這次煙城可是匯聚山東近乎七成的年輕俊傑,人才輩出。”

 “我感覺太子爺考慮最周到便是將寒門庶民和世家豪門分開,以往我寒門子弟皆是被世家壓的抬不起頭來。”

 “哼!不過是沽名釣譽的把戲罷了!我們讀書人不為五斗米折腰!”

 “那你還不走?”

 “五兩銀子倒是可以考慮折一次!”

 ......

 讀書人三五成群向煙城趕回去,大多都是讚美葉洵的言論,不過抨擊者有之,一邊抨擊一邊準備拿好處的亦是有之。

 無論哪個時代,噴子總是會有的,無所不噴,無孔不噴,無所不噴其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