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水泥


之後再用巨型風機將熟料瞬間降溫到60°,最終制成了水泥熟料。

【遇水硬化的能力從此蘊藏其中。】

視頻結束了。

漢武帝時期,劉徹一開始看到那與山川同高的百米高爐,整個人都傻了,十分失望——水泥原料簡易,但後人的製造工藝實在是與他們猶如天壤之別,但是看完了以後,他卻又將一顆心放回了肚子裡。

這和生鐵冶煉是一個道理!將生原料高溫煅燒再轉窯冷卻,他建了那麼多的冶鐵高爐,林爺爺說得那個水排鼓風,他已經命工匠做出來了,今兒剛收到了圖樣,是用水力衝動水輪,再通過一種曲柄連桿迴環往復,帶動皮囊鼓風助燃,完全不需要人力與畜力,即便做出來不如後人那麼好,也可以試試看!

各朝紛紛要去試驗製造水泥,卻忽然聽林爺爺說:

【你既然要種水果的話,那地荒很久了,你這小身板能翻得動嗎?正好還有剩下的水泥,爺爺給你拿去做幾個菜箱,你用菜箱種就好了嘛。】

林菱一想,也是哦,便同意了。

於是各朝的人又看到林爺爺手腳麻利,找出來幾塊木板搭成方形,然後在裡面澆上混好的水泥砂漿,等半乾的時候把木板拆掉,這些水泥便形成了一個個方形或是長方形的容器。

被太陽暴曬了一會兒,便已經脫胎換骨,成型地站著了。

林菱和林爺爺去睡了個午覺,下午重新開播的時候還拿鏟子瞧了瞧鴨窩上面的水泥灰,竟然已經硬了,被鐵鏟子鏟了好幾下,才往下掉灰。菜箱就沒那麼快了,手摁下去還有個印子。

但已經大大出乎各朝古人的意料。

太快了!這成型速度,夏日只怕兩日就能完全乾透。

各朝不少君王立刻便下旨研製水泥,當然後來在實踐中各朝各代不論是民間還是皇家,都遇上了不同的困難,比如唐宋以前很難維持上千度高溫,燒不出硅酸鹽,即便不計代價燒出來一點,成本實在太高



而唐宋以後的朝代冶鐵技術與高爐都有了長進,又卡在了研墨成粉的關口,他們很難將石灰完全粉末化,而無法磨成細粉的話,水泥就很難成為漿體,達到能水化、隨意塑型的目的,最後又在烘乾階段大傷腦筋——石灰遇水便會硬化,必須快速烘乾,無法自然晾曬。

可天生倔強不服的種花家人,不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是倔驢,一日造不出來便一年,一年造不出來便兩年,遇山開山遇路開路,這些困苦阻礙,他們總歸會想出法子來對付的。

尤其是永樂帝,他看到後人那水泥路和鴨窩以後,就一直在想:鄭和率船隊出海時,總會發生觸礁和撞灘等禍事,這是大海風波難測無法避免的,故而海上航道會設立燈塔,但木材與三合土製成的燈塔總是會被海水侵蝕而倒塌,沒有沿途燈塔的指引,船隊無法遠洋航行。

那……如果用水泥來做燈塔呢?

永樂帝不知道自己歪打正著,當初水泥被英國人發明,也是因為航海問題,他們正式需要一種可以長久接觸海水的材料。

於是種種因素之外,製造水泥,除了明朝中後期與清朝,仍道阻且長。

明崇禎年間便已經有了水泥的前身“三合土(<a href=".co)(com)”
,那是用石灰、碎磚和細砂所組成的,與水泥的原料幾乎如出一轍,明清兩代修建城牆與宅院、宮殿,十分廣泛地使用三合土,他們將三合土分層夯實,不僅堅硬還耐水,康熙年間,已經開始用三合土鋪設路面和橋樑了。</p>
                          

這時候的三合土,和後來洋人發明的“羅馬砂漿”、“羅馬水泥”幾乎如出一轍,因此對比前朝還要摸索不同情況下的配比、尋找石灰礦,明清兩朝的匠人們只差一步:煅燒冷卻。

而且康熙朝與西方交流極其密切,有了不少先進的鼓風技術,烘乾與粉碎都沒能困擾他們太久,雖然製造出來的不如後世那麼細、那麼完美,但已經能夠承建各類建築了。

水泥終將提前數百年,來臨到這片土地。

林菱不知道這些後話,她喝粥喝到一半就接到了道長的電話,商議著選了個吉時,要預備安葬阿程的罐罐了。掛了電話以後,林菱也在思索:這幾天她肯定會非常忙,而且這種事情也不好直播,容易被封號,可她必須每天混混時長,哪怕混個最低時長都好,不然好幾天不開播,可能再開播的時候人都跑光了。

於是她和網友們商量:

【我要忙白事,爺爺肯定也要幫忙,也沒辦法幫我直播,要不這幾天我給你們放下飯劇看?你們想看什麼老電視劇,我以前家裡看電視劇都是買dvd光盤,我家好多現在網絡上都沒有的老電視劇呢,我可以插電腦裡放,然後大家最近有空就過來刷刷劇打卡啥的,自助聊聊天?

你們找劇還得充錢各個app切換,不如在我這兒白-嫖?】

這個提議響應激烈,結果大家不約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