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神宗擋災


【明攝宗:為何開掘定陵?】

本在內閣處理政務的張居正,原本正心不在焉地聽著明孝陵的前後事,聽到日後民國的孫先生寫了《告太祖文》,也不禁動容。他對大明的忠心,大多源於太祖與成祖二位明君,也唯有這兩位帝王,才配掌控天下山河,配當他張居正的君上。

但隨後聽見自己的皇帝陵寢被開掘,也不免心驚肉跳,還沒來得及反應,已經聽見內侍出宮急傳太醫的嚷聲,不由替皇帝問一問前因後果。

好歹是自己傾盡心血教了八年多的皇帝。

林爺爺見到問題,笑道:

【這裡面的緣由倒是曲折得很,明朝傳了十六帝,其中最著名的除了南京明孝陵,其他十三座全在北京,這13座明陵中,永樂帝的長陵、嘉靖帝的永陵和萬曆帝的定陵,均是生前所建,規模屬最大的,其餘陵墓則是死後才動工,大約都只花半年時間修建,因此其他皇帝的皇陵建得規模小得多。

又因為《明史》有很多前後矛盾、充滿爭議的地方,懷抱著對明史研究的無限熱枕與崇敬,當時以分管文教工作的吳晗為首的明史考古學家們,其實一開始是想開孝陵的,但明孝陵在南京比較遠不說,他們的提議也立刻受到江蘇省各級政-府以及百姓的激烈反對,可以說是民怨沸騰了,政-府與百姓各種上訴抗議,於是只能放棄。

所以爺爺說,朱元璋幸好自個在南京呢!】

明洪武年間,朱元璋真是被嚇著了,長舒了一口氣,再也不提龜兒將自己單獨留守南京的事兒了,假模假樣地拍了拍朱棣的腦袋:“嗯,咱也不大習慣北平的氣候,太乾,咱就在南京挺好。”

隨後又很感激南京的百姓與官府,眼淚婆娑:“哎呦,沒想到幾百年了,這老百姓還念著咱,護著咱的陵墓!”

朱棣卻有點忐忑:後來不會輪到他吧?

【隨後專家們便都把目光也都放在了長陵、永陵與定陵身上,希望能夠開一座規模大的帝陵,能夠真切地瞭解明代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科技工藝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當時,因永樂帝的長陵為明十三陵之首,裡面的史料一定是最多的,包括已經消失在世間的《永樂大典》正本,都猜測會不會陪葬在長陵裡呢?如果真能找到《永樂大典》,或許很多明史的謎團都能迎刃而解了。

於是吳晗向當時考古界泰斗郭沫若倡議孝陵不許動,那不如就發掘長陵吧!吳、郭與其他考古學家商談後,眾人親筆聯名草擬了一份給□□關於發掘長陵的請示報告。

但這份報告遞到總理面前,總理卻對發掘長陵有些憂慮:“貿然打開帝陵,能不能做好保護工作?”,如今咱們看來,總理的擔憂是很有道理的,在當時,其實還有文物局居長鄭振鐸、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夏鼐堅決反對主動挖掘帝陵,他們曾找到吳晗,希望他能打消這個念頭:“我國目前考古工作技術水平還難以承擔這樣大規模的發掘工作,文物的保存、復原方面的技術也不過關,這樣龐大的發掘和保存,就連世界上技術先進的國家也會感到頭痛……”

這的確是中肯之言,但吳晗已下定決心,他對兩位說:“解放已經多年了,現在不僅有老一輩專家,又有新一代大學生,從人力物力都有條件勝任這項巨大的工程。”[注]

雙方爭執不下,但在經過多次討論之後,國家最終還是同意了考古學家們希望打開長陵的提議。】

明永樂年間,永樂帝也是聽得滿頭大汗,身後側殿還不時傳來他的胖兒朱高熾的哎

呦痛呼,更讓他心亂如麻,不由嚷道:“閉嘴!(</p>
                          <p>朱高熾扶著被老爹踹得淤青的老腰,眼淚婆娑——先前不論他如何辯駁“成祖”這個廟號絕對不是他給親爹上的,但永樂帝只要聽到“成祖”二字便氣不打一處來,還是狠狠教訓了他一頓。</p>
                          <p>如今聽到長陵要被挖,更是心肝膽顫,又是憤怒又是提心吊膽——不會挖了那萬曆鱉孫的陵墓,回頭還是把長陵給挖了吧?</p>
                          <p>因此永樂帝今日脾氣格外暴躁,彷彿吞了一肚子火炭似的,朱高熾委屈地用牙咬著被褥,忍著疼不敢再出聲了。</p>
                          <p>【得到國家的首肯和回覆,吳晗等主張打開帝陵的考古學家欣喜異常,立刻成立了“長陵發掘委員會”,拉上郭與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們成立了發掘工作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p>
                          <p>永樂帝著急得很:“……你們不要過來啊!”</p>
                          <p>【結果經過考古專家縝密論證和實地勘察之後,還是對發掘長陵沒有把握——長陵規模太大了,他們頂著嚴寒與紛飛的雪花,在長陵進行了將近一年的勘探,竟找不到地宮隧道的絲毫線索。</p>
                          <p>因為考古學家打開長陵是為了科學發掘、瞭解歷史,因此必須在保持陵墓完整、古物完好的前提下進入地宮,當然不能胡挖亂挖,更不能像孫殿英盜掘清東陵時用炸藥炸,因此長陵的地宮究竟在哪裡呢?考古隊畢竟是頭一回發掘,心裡實在沒底,硬著頭皮考古了一年都沒找到,於是他們又將目光轉向朱棣的長子仁宗朱高熾的獻陵。</p>
                          <p>獻陵與長陵相鄰,規模小,入葬時間也前後緊接,裡面的陪葬器物應當也很具有考古價值。於是便定下調子來:現挖一個小的陵,等以後有了經驗,再挖長陵。】</p>
                          <p>清朝,康熙和乾隆兩人在不同時空齊齊受了大驚嚇,臉都白了,紛紛怒罵:“什麼?誰炸了東陵!混賬東西!”</p>
                          <p>清東陵裡埋葬了不止一位清朝皇帝的陵墓,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五位清朝皇帝的陵墓都在這兒,孫殿英這一炸,可謂是將清朝歷代皇帝半網打盡。</p>
                          <p>特立獨行因為強迫症不和爺爺、爸爸葬在清東陵的雍正心虛地鬆了一口氣:“幸好……”</p>
                          <p>然後連忙將話又吞了回去,畢竟皇瑪法、皇阿瑪和自家兒子的陵墓都遭了大難了!他慶幸完也意思意思罵了幾句。</p>
                          <p>罵完,雍正還是心有餘悸地撫了撫胸口,幸好他當年因為過於龜毛選擇了清西陵——原本他也想要葬在東陵的,結果勘探時每一個東陵的位置都有小缺點:比如日後被乾隆選定的勝水峪,雍正便認為:“雖有著誠天造地設之大地,應萬年吉祥之佳名的美稱,但也有著惟左邊貼身界氣之砂稍低,須用人力培補的缺點。”</p>
                          <p>還有咸豐“定陵”所在地的“平安峪”,也沒有入雍正的法眼。同治皇帝所在的“雙山裕”,只有朝山,沒有案山,且後寶山地勢低矮,更加被雍正嫌棄不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