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不盡 作品

第 55 章 辣椒和龍舟


長沙的微辣對比閩地,那就是重辣。長沙的不辣對比閩地,就是中辣或者微辣,真的,我懷疑長沙的鍋鏟和鍋都是辣的,跟江西那邊一樣,沒有辣椒很多次後廚的師傅都不會做了哈哈。】

三國,已經送自家相父出征的劉禪本來百無聊賴在宮中看仙蹟,順帶在相父已經整理好、批覆過的奏疏端正地蓋上玉璽。

如今的蜀漢,軍國大事都託於相父,相父即便不在成都,也會將事事都安頓好,劉禪用後世的話來說,倒是挺像後世的自動化辦公的企業領導,只要過oA審批就可以了。

他一邊啪啪蓋章,一邊在聽到“辣椒”二字後,耳朵微微一動:辣椒?何為辣椒?他先前可是聽到仙蹟說過,相父的病應當用辣椒來治,但是派人尋遍了蜀漢的山間也沒有見過林娘子放在豆花泡饃上頭那種通紅的佐料。

於是他放下了玉璽,再次鼓起勇氣一問:

【拆塔小王子:那個……主播,我有個好奇的小問題,那個……我怎麼感覺歷史上好像很少提到辣椒,辣椒也不是本土的嘛?】

劉禪再次提問的時候,林菱正把手機塞給爺爺往廁所裡跑,好傢伙,前兩天還嘲笑人家五叔爺爺不會吃辣,今天林菱貪嘴吃了好多,把自己也辣進廁所了,反而五叔爺爺謹慎小心,只吃了清淡的那些菜,如今是生龍活虎啊。

林爺爺只好又替林菱看包看直播手機,看到網友問出很淺顯的問題,也不會有所不耐煩,反倒像以前上課一樣仔細地回答:

【是這樣的,你說的沒錯,我們種-花家雖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會吃辣的國家,也是全世界吃辣人數最多的國家,但是我們往前數四百年,種-花家的古人們都從沒有見過辣椒。

辣椒的確是外來之物,和玉米啊、馬鈴薯啊還有番薯啊一樣,它們都來自那個神奇的土地:美洲!而且也和這三個農作物一樣,都是差不多明萬曆年間才傳入中國的。

這麼想想,明朝萬曆年間真的傳入了很多好東西,只不過當時的人都沒有去食用,辣椒也是這樣的。它剛剛傳入中國的時候,可沒有人拿來吃,而是拿來當觀賞盆景,甚至還有女子用辣椒簪花,佩戴在頭上當裝飾品,也有把辣椒插瓶放在家裡欣賞的。

總之,辣椒紅通通的樣子非常符合我們的審美,於是辣椒配美人,反而讓人忽略了它其實可以食用。後來又被古人發現它可以祛溼,於是被當成祛溼的藥材,常年都在各大藥鋪裡出售。

比如《本草綱目》裡就記載過,以前有個孩子長期在陰暗潮溼不乾淨的環境裡生活,後來他的父母帶他去看大夫,大夫就給開了辣椒,讓他每天都嚼一點辣椒來吃,雖然把孩子辣得哇哇哭,但是這病很快就好了。

後來一直到百年之後的康熙年間,因為鹽價瘋漲,當時清朝的貴州又沒辦法產鹽,當地的居民長期缺鹽,粗茶淡飯過得日子非常的苦,於是第一個嘗試將辣椒用來食用。

而且貴州也是氣候潮溼多雨,肉類蔬菜都容易變質,而當地的窮人就別提肉了,根本吃不起,於是都是吃“下水”,也就是各種動物的內臟,那些東西腥羶,而辣椒味道刺鼻可以很好掩蓋,不僅可以掩蓋,還獨具風味,讓食物變得很好吃,於是辣椒很快就在貴州等地普及開了。

這時候的辣椒才出現在餐桌上,但卻被

看做一種低賤的食物,在清朝,當時的富人階層做菜繁瑣,就是吃個豆腐白菜,都要用火腿包起來,大家應該還記得《紅樓夢》裡劉姥姥進大觀園吃的那個茄子吧?大概就是這樣的,所以當時的地主貴族都看不起吃辣椒的,有時候忍不住偷偷吃點,也絕不敢承認,辣椒又怎會被文人士大夫記載在詩文著作之中呢?連距離我們如此接近的清朝都如此,所以再往前數的各大朝代,唐詩宋詞裡都不會有辣椒的身影的。】

劉禪聽完了,也聽懂了,只能沮喪地發言道了謝。

美洲……那樣的地方,他們蜀漢根本沒辦法前往,他們甚至連北上長安都失敗了啊!劉禪悶悶不樂地繼續低頭蓋玉璽。

宮人們將紙簡鋪開,他便舉起玉璽熟練地“啪嘰”一蓋,兩人如同後世流水線宮人,配合極為默契,不到一會兒便完成了大半。

林爺爺講完了辣椒,林菱還沒回來,於是他又自我發散講道:

【說起來,我們雖然沒有辣椒,但是幾千年來並沒有停止過吃辣,比如被認為是小日子發明的芥末,其實早在我們周朝就開始食用了,而且周朝的時候就把芥末醬用來搭配生魚片了,所以咱們現在看那些日料店,做什麼刺身,說人家做得格外好吃,哎呦,其實啊,那都是咱們四千年前的老祖宗吃剩下的。

春秋先秦時期的古人們就將“辛”指代“辣”,食物中加入生薑來提升風味,比如我們都熟悉的孔子先生,他就在《論語》中被記載非常喜歡吃薑。是不是沒想到,咱們日常學習的《論語》里居然還有這種記載。

這也是後來的“辣”字為什麼是辛字旁的原因。

除了生薑,古人們還用“茱萸”來製作辣醬,沒錯,就是王維的詩中那個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當時的人們將茱萸搗碎以後混合石灰,沒錯,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確實是用茱萸和石灰混合做出了一種“艾油”,聽說吃起來和咱們的辣椒油差不多,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三國,劉禪聽到後立刻將頭搖成撥浪鼓。

不,絕對不是一個味兒!

茱萸生薑和石灰,他先前就吃過了啊!

辛辣是真的,苦也是真的啊!畢竟茱萸“辛而味苦”,製作成的艾油還有一股子石灰味,不好吃不好吃。

唉,幽幽嘆了口氣,無法得到辣椒,神醫的蹤跡又南巡,那相父的身體該怎麼辦呢?痺症究竟該怎麼根治呢?思來想去,劉禪還是有些不甘心,於是還詢問了張皇后,便決定直接問道:

【拆塔小王子:飲食中缺少辣椒,那長期生活在雲貴川等地的人不是很容易風溼?那他們怎麼辦?】

林爺爺笑道:

【如果本身便是當地的人,其實他們的基因裡已經習慣了那種氣候,是不容易得風溼的。我們現在可能提到祛溼,就是紅豆薏米茶對吧?但古代可有不少祛溼的名方,古人對這方面是很重視的。

比如六君子湯,是元朝名醫危亦林在《世醫得效方》中記載的,用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六種草藥煎熬而成,益氣健脾,燥溼化痰。而且還可以根據患者本身的症狀來調整方劑,延伸出了好幾種偏向治療的方子,比如治療慢性胃炎啊,還有脾胃虛弱的啊。從不同方向去側重,這一點大家一定不要小看中醫。】

劉禪大喜,立刻命人記錄下方劑:“此方乃後世元朝良方,定能醫治相父之病!快快記下,交由宮中醫官,待相父歸來,便叫他們好生為相父斟酌劑量!”

【還有張仲景著的

《金匱要略》裡提到的茯苓術甘湯,這些方子其實直到我們現在,一兩千年了,都還在使用。因為確實是有效,尤其張仲景,真不愧我們稱為醫聖,真的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一位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