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錢氏

林菱與兩個爺爺走出小店, 眯著眼睛感受了一下西安美好的陽光,就又把直播手機給了倆爺爺,自己舉著手機跟著導航原地轉了好幾圈——

沒有方向感的人怎麼辦啊, 回酒店的路又給忘了呀!

五叔爺爺好奇地看著安安靜靜的直播間:“阿菱每日這樣直播能掙錢?”

林爺爺也搞不懂, 但他下意識相信孫女:“應該能吧。”

林菱在前頭偷偷聽到了,有點心虛地一縮肩膀:呵呵, 除了一開始收了點禮物, 其實一毛錢都沒有掙到。

不過這也很正常,養一個賬號也是需要時間的。

以後流量和粉絲養起來了就好了,她自我安慰,於是又專心研究導航了。

這時,直播間裡有人問道:

【趙大黑胖子:那吳越錢氏是怎麼回事?】

北宋,趙匡胤對後面那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否很身世坎坷、明朝太子死了以後究竟是誰繼位, 中間又發生了什麼事情沒什麼興致, 反而對那吳越錢氏不禁有點好奇。

他是知道吳越錢氏的。

當年他南征北戰, 建立北宋時, 南方其實還有八個小國, 但那時吳越國和大宋隔著一個南唐, 已經開始眉來眼去,眼見趙匡胤沒有手軟,一個接一個把那些小國都給滅了,幾乎將南方全都納為大宋國土——只剩下了吳越國。

吳越國當時是整個華夏九州最富裕的地方, 而當時吳越王乃是吳越國開國君主錢鏐的孫子錢弘俶。

錢弘俶識時務為俊傑, 看到南方八國都覆滅了,他知道吳越國也必然不是趙匡胤的對手, 與其因戰亂生靈塗炭, 不如識相地活下去。他立刻明智地做出抉擇:他直接上書給趙匡胤, 請求取消吳越王位,尊趙宋為帝,並將吳越國土13州1郡、86縣、55萬戶人口、11萬吳越兵卒舉國獻給了趙匡胤。

北宋也就此統一南方諸國。

趙匡胤兵不血刃便得到了如此富裕的江南魚米之鄉,自然也投桃報李,在編寫《百家姓》時,將趙姓排第一,而將錢氏排到了第二。

先前仙蹟說吳越錢氏竟然流傳了千年,直到後世都還無比興盛,這倒是一件喜事,不由想知曉這其中有何故事。

【錢家的故事如果要說,我們就要從錢家的那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丹書鐵券講起。之前那個叫“不會取名字”的朋友說的也沒錯,錢家淵源流長,應當從唐末開始算,而錢家的故事,也應當從錢鏐開始說起。】

趙匡胤連忙命人送上點心熱茶,與弟弟趙光義共享。

“多謝官家賜湯,這聽林老夫子講史,必要佐熱湯香點,才暢快啊!”趙光義拱手謝道,“遙想唐末藩鎮割據之禍亂,錢鏐卻是個例外,他雖生在亂世,卻很是不凡,能庇佑吳越一國安然無恙。”

趙匡胤也點點頭:“的確,是個人傑!但有不凡的先祖,子孫後代能否如此卻是未知數,沒想到錢家竟能流傳千年不衰,只怕代代都出能才啊!”

他想知道錢家是怎麼做到的,好學著如何教養兒女。

如今他兩個兒子都顯得才幹平庸,日後大宋名聲在林菱口中愈發不好,也不知是否是兒子不爭氣,孫子、曾孫也不爭氣導致的。

趙匡胤每每想到都想問大宋的事,卻又怕問了把自個氣死過去。

心裡七上八下,夜裡時常還做噩夢。

趙匡胤不由心情沉重地暗歎了一口氣。

【唐乾寧四年,時任浙江鎮海、鎮東兩軍節度使的錢鏐,因平定自立為帝的董昌之叛,被冊封吳越王,為了拉攏與嘉獎這位控制了兩浙的節度使,唐昭宗賜給了錢鏐一張丹書鐵券,上頭寫著:“……卿恕九死,子孫免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這上面寫明瞭,只要錢鏐不犯謀反大罪,可以免除他九次死刑,而他的子孫也能享受三次免死待遇,這張鐵券便是名目其實的免死金牌了。】

唐貞觀,李世民在聽這一段時,滿腦子都是“唐末”、“平叛”、“自立為帝”之類的詞,越聽是面色越黑。

而一個皇帝要用丹書鐵券去籠絡臣心,這皇帝還有何威嚴呢?

“我大唐……那時已到末日了。”李世民沉重地一嘆氣。

順帶他又有些不解:兩軍節度使?怎能叫一人兼兩軍節度使?那他一人便控制了整個吳越,不就成了土皇帝?

那叫唐昭宗的子孫,怎的如此糊塗!

【但錢鏐此人能力出眾且運氣極佳,在唐末那樣混亂不堪的局勢之下都能過得順風順水,也將吳越之地治理得蒸蒸日上,因此在他有生之年,這丹書鐵券成了家族祠堂裡的擺件,從沒有用過。對了,咱們現在熟知的那句古代最美情詩,就是錢鏐寫給他夫人的:“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他不僅打仗一把好手、治理地方一把好手、疼愛妻子,就連文采也斐然。

錢鏐便是這樣的一個傑出的人。

之後,歷史便來到了北宋時期,錢鏐的孫子錢弘俶納土歸宋,保下了吳越國的百姓免受戰亂之苦,為褒獎錢弘俶促成了大宋的統一,錢氏也榮登《百家姓》第二,錢弘俶本人在汴京也度過了好吃好喝、賞賜不斷的餘生。

甚至錢家的子孫在宋朝也一路平步青雲。他的長子錢惟濬受封國公、節度使、中書令等職,其他兒子也在各地為官,另外有一個兒子錢惟演甚至官至宰執,往後數代錢家人都與趙宋皇室通婚。

他的女兒嫁給了宋真宗劉皇后的弟弟;孫子錢曖娶了宋仁宗郭皇后的妹妹;孫子錢暄娶了宋太宗的外孫女;曾孫錢恕也娶了宋太宗的孫女;曾孫錢景臻娶了宋仁宗的女兒……對比南唐李煜的悽慘,錢家在宋朝的確無比興盛。

因此先前“多肉植物”那位朋友說,錢家興於宋,也是正確的。

準確概括便是:錢家起於唐,興於宋。

由於錢家在宋朝過得風生水起,而且大宋奉行“刑不上大夫”,對文官是百般優容的,因此錢家在兩宋時期也是沒什麼機會用到那丹書鐵券。

當時宋朝皇帝對錢家這丹書鐵券也很好奇,宋太宗趙炅、宋仁宗趙禎、宋神宗趙頊都調閱過這份錢氏鐵券,然後看完又原樣賜還了。】

林菱一邊看導航一邊插嘴:“還蠻有禮貌的呢。”

北宋,趙匡胤笑道:“這是自然,我大宋皇帝待臣下向來禮遇,又怎會覬覦臣子之鐵券,何況錢氏有功。”

隨後他又注意到那三個皇帝的名字。

這就讓他不由有點愣神。

另外兩個仁宗、神宗就罷了,只怕隔了好幾輩,不知其姓名也就罷了。但宋太宗趙炅?既然廟號為太宗,只怕是他的後繼之君啊!

可是趙炅是誰?

他兒子兄弟裡都沒有人叫趙炅啊!

侄子好像也沒有啊!

趙匡胤心下忐忑:難不成他的德昭德芳也如那明朝太子一般早逝?而他兩個弟弟也比他早亡?他壽數竟如此之長嗎?最後竟不得不從宗室裡選新君?

但他沒了兒子兄弟,還有孫子侄子啊!為何要從其他宗室裡選?

何況,宗室裡有人名曰趙炅麼?

趙光義也想到了這一節,不由面色蒼白——他活不長久麼?

怎會如此!他身子明明很健壯啊。

“傳大宗正寺正司覲見。”趙匡胤也留意看到了弟弟那慌亂的眼神,決定先叫掌管宗室的官員仔細查一查可有人叫趙炅,如今暫且往下聽,隨後再尋機問仙蹟這宋太宗究竟是何人。

【之後,時間便來到了南宋覆滅之際,元軍攻破臨海城,錢氏後裔錢叔瀤背上鐵券南逃,卻不慎落水而亡,鐵券也就不知去向了。結果有一天居然被元朝一個漁夫撈魚的時候撈了出來,錢家的十四世孫錢世珪聽說後花了十斛穀子買了回來。那時候距離錢家丟失鐵券已經過了五、六十年了,沒想到竟然奇蹟一般回到了錢家,真是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