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丸小國

如今聽仙蹟一番話,看來他整治朝堂的過程中還忽略了一些地方啊.....垂簾聽政,呵,必然是幼主登基而太后稱制,可惜大清遇到的不是呂后,而是個只顧自個享樂、不顧國朝的無知婦人!如何杜絕這樣的事發....雍正一下便想起了昔日漢武帝立劉弗陵....

他猛地睜開了眼,沉著臉命太監鋪紙,略一思忖,便提起御筆洋洋灑灑地寫下了一封詔令,一旁的張廷玉替雍正帝研墨,瞥見上頭淋漓墨跡,不由眼跳心驚“子弱母壯,天下必亂,為防外戚干政、皇權旁落,朕特立不密旨,若後繼之君有不得已立幼子為嗣者,必遵循此祖訓密旨,不得有.....唐,貞觀年間。

李世民正與長孫無忌討論的卻是:“看來林娘子所在之朝廷,離這清朝必定不遠!或許她所在的朝廷便是那清朝後頭收拾河山又一統的新朝廷,想必是那清朝先衰弱,遭外族入侵而滅,天下百姓、有志之士不得不抗爭救國,驅逐外夷又光復河山,想必就是她所說那十四年!”“十四年....聽林娘子之口吻,想必很不容易。”長孫無忌嘆息著搖搖頭。

國破家亡之際,自然是滿目瘡痍....趕跑了侵略者,又要付出多少才能重整河山呢?

“但這才是後世那朝廷的可怕之處啊!”李世民正色道,“她之朝廷,若真如你我之揣測.,那便是剛打完天下,或是剛立國不過十數年,可你瞧瞧....她們所在之治世是何等盛世景象啊?如今已是人人能吃飽、人人有衣穿了!”後世的皇帝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這林娘子與林

老夫子說史,如此

崇漢朝的明君、那明朝之宰相,怎麼卻從來不提一提她的朝廷呢?

真是怪哉。

李世民對後世執政之君,不由產生了莫大的興趣。

宋,建炎三年,浙江。

已四十多歲的李清照獨坐在客棧的窗邊,聽到後世之事,不由感同身受,如今宋朝也正處在最危急的時候,她的丈夫趙明誠已經棄了江寧城而逃了,她雖能看到仙蹟,心中卻因念著家國而滿懷憂愁,一直無法專心聆聽,只是偶爾提筆畫下那些美好的後世之景觀,聊以慰藉。直到她聽見那句女科學家黃令儀說的話。

這科學卻不知是何種學說?能得一“家”之稱,想必這黃娘子也是個巾幗不讓鬚眉、有大才的女子,更難得的....後世這黃娘子,更是為家為國的好女子啊!李清照由人推己,想到大宋如今的困境,滿腹難言的酸楚,目光悽然。

金人已經快要攻陷洪州了,朝廷跑了,她帶著書帖典籍倉皇向南追隨朝廷的蹤跡,但皇帝跑得實在太快了,她顛沛流離到了浙東,竟然也沒有追上。想到這裡,她不由哀泣出聲,她多希望大宋的恥辱,有一日也能夠擦乾淨,可如今這都成了奢望了!皇帝治國不行,抗金不行,唯有逃跑最在行,在這樣下去,大宋亡國就在眼前了。李清照望著後世行人如織、風清日朗之景象,不由再次淚落衣襟。

[對了,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幾天我們胡建人講話越來越大聲啦?]

林菱笑得一臉自豪。

直播間的古人卻一頭霧水

但無意間刷進來的幾個路人觀眾,卻都知道林菱在說什麼,紛紛不願意讓她如願

[白鳥:有嗎?沒覺得啊?(掏耳朵)]

[智慧女孩不禿頭:怎麼著,你們現在要抓廣東人下鍋了嗎?]

[幼兒園扛把子:早提早退役,晚提核動力,嗚嗚嗚,我真的好酸。]

林菱得意洋洋一笑:“啦啦啦,我們今天海試了哦!”

諸朝古人:?聽不懂。

更有一番驚悚:為什麼要吃廣東人?

[白鳥:我今天還看直播了,該說不說真是提氣啊!就是我們戰忽局拍攝水準依然在線啊,排水量8萬多噸的18號被拍得好像出海的漁船哈哈。]明朝,擁有當時天下第一水師的永樂帝總算聽出點眉目來,驚詫不已:“後世是不是造了一艘遠洋大船艦?排水量竟有8萬多噸嗎?!”這該是怎樣一艘龐然大物啊!

這話題說說也就過了,林菱和爺爺已經到了菜鳥驛站門口,卻不知道她隨口說的幾句打了雞血的話,在明清、唐宋都引起軒然大-波,她和爺爺停好車,就和直播間打了聲招呼:“朋友們,我要搬快遞了,我直播就不關了,爺爺年紀大了搬不動,你們幫我看一下我爺爺啊。”然後就把手機和支架都留在了三輪車上,又讓爺爺留在車上和直播間的網友聊天。“真不用爺爺下來幫你啊?”爺爺乖巧地爬上了車後鬥守著手機,還不放心地問。

林菱擺擺手,露-出自己獨立生活多年鍛煉出來的肱二頭肌:“放心吧,我力氣大著呢,而且可以跟驛站借推車,沒事的,爺爺,你安心坐著啊,和網友聊聊天,我一會兒就好!”於是一陣晃動後,歷朝歷代的人就看到了一張突然湊近放大的老臉幾乎佔據了所有人的視野,正笨拙又艱難地眯著眼看屏幕。[哎呀,我也沒直播過,該說啥呢?噢,這位小豬同學....想知道冶鐵技術的革新歷史?哦,這個打哪兒說起好呢,其實咱們種-花-家在東周就已經有了冶鑄作坊了!60年代,咱們對河南古西平縣遺址的發掘中就發現了東周30多處鐵礦點,8處冶鐵作坊,不過那時候主要還是冶煉的塊鍊鐵,這是因為冶煉工藝較低,冶煉爐溫還無法達到讓鐵融化的溫度。這一技術壁壘直到戰國時期都沒有完全突破,當時戰國時期雖已對鍊鐵爐實施改造,還創造了退火脫碳技術,但對於已成熟的冶銅技術而言,還是略顯稚嫩,打造出來的鐵製武器甚至不如銅武器堅硬、鋒利。

因此在六國爭相製造鐵武器時,秦始皇卻反其道而行之,給士兵配置大量銅武器,反倒完全壓制了六國的鐵製武器,秦始皇在武器裝備上能夠審時度勢、不隨大流,這對他能夠迅速地吞併六國也有一定的幫助。]嬴政聽了微微一笑,選擇銅器另一個原因也是秦國地處西陲,工匠稀缺,冶鐵技術實在不如六國發達,用自己的短處去比旁人的長處,嬴政可沒那麼傻。[到了漢朝,在冶鐵技術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首先,漢朝工匠對高爐的體積、結構都進行了改進;第二對冶鐵動力方面進行了改進。尤其漢武帝時期,因戰爭對鐵的大量需求,他建造了許多體積較大的高爐,據考古記載,,長軸4米的高爐,並開始採用鼓風皮案的動力方式,這在當時是里程碑式的發展,不過產量還是達不到戰爭需求。

直到東漢初年出現了利用水利的水排,大大提高了鼓風效率,不僅提高了鐵產量,鐵的質量也有了飛躍的發展。《後漢書,杜詩》中就記載:“建武七年(公元31年),南陽太守杜詩造水排,鑄為農器,用力少而見功多,百姓便之”。就是說的這個水排。沒想到還能輪到他,還是林老夫子最好!

劉徹頓時大喜:他就是想知道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