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隨本心 作品

第294章 錯誤,一錯再錯

汝南的發展雖然和周瑜的預期有些不符合,但絲毫不影響他臉上的笑意。

這其中雖然有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暢快,也有一部分其他心思藏在其中。

他讓孫策給袁術獻上計謀,從一開始都不是為袁公路的大業,而是為了讓孫策在袁術心裡產生更大的信任感,只有獲得這種信任感,他下一步的計劃才會順利實施。

“伯符,豫州的事,咱們先放一放,袁公路對於你攻取揚州的計劃,是什麼態度?”

“攻取揚州,原本就是袁公路的計劃中,不過我把你的計劃提交之後,他似乎信心更足了。他臉上露出那份豪氣,讓我都有些熱血沸騰。如果不是公瑾先前交待過我,我必然會趁勢建議他出兵。

“伯符,如果此時攻擊揚州,袁公路讓你領兵的機會有多大?”

“雖然這一段時間內,他對我的印象大為改觀,但要說領兵出征,我也沒有多少把握。”

對於這樣的結果,周瑜並不意外。孫伯符對於袁術來說,說到底,身份不一樣,他不是袁術的家臣,不是他的嫡系,他是在孫堅死後,才不得已投靠到袁術的身邊。

從某種意思上來說,孫策更像是客卿,吃你的飯,穿你的衣,給你效力,如果有一方反悔,隨時可以拍屁股走人。

正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才讓袁術心中沒底氣。他不止一次對孫策表達過喜愛。

在大堂議事時,還話裡話外想要收孫策為義子。

如果孫策願意低頭,他必然會成為袁術身前的第一紅人。

可孫策對於袁術並不感冒,面對袁術伸出來的橄欖枝,他置若罔聞。

孫策的一切,周瑜早有耳聞,他在心中暗自喜悅,這才是我認識的孫伯符。

豪氣干雲,膽氣過人。

周瑜胸有成竹,臉上帶著自信的笑意,對於這樣的結果,他並不擔心。

“揚州河流縱橫,地勢多變,袁公路想要佔據揚州,並沒有那麼容易。等到袁術派出將領敗退之時,伯符去找袁公路請命,必然能夠順利出兵。”

從周瑜謀劃豫州戰事,最終的落腳點是在這裡,就是想讓孫策名正言順離開袁公路。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江東大地上,成就一番事業。

孫策有些興奮,雖然他此時還在沉寂,但在他心中,一股滾燙的熱血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他知道,只要一有機會,就會迸發出無窮的力量。

看著躊躇滿志的孫伯符,周瑜臉上也露出了微笑。

兩人年歲相當,一見如故。周瑜對他的才能很清楚,他知道只要條件允許,孫伯符會爆發出怎樣的能量。

“伯符啊,先將軍留下那些將軍,忠勇敢當,身經百戰,都是不可多得的將才,你私下要多和他們走動,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是你的一大臂助。”

“這幾人公瑾不用擔心,前些日子,我已經問過四位叔伯,他們都願意誓死效命。”

“這這樣的將士,何愁大事不成。”

兩人呵呵大笑,笑聲中滿是歡愉。

兩人談論了半天,又把話題重新拉回到豫州。

“公瑾剛才說三日之內,如果不能拿下汝南郡,就很難建功,這件事有幾分把握。”

“剛開始談論時,我只有五成把握,如今我們談論了半日,把握已經張漲到了七成。”

“劉皇叔既然對郭奉孝如此賞識,此人肯定不簡單,如果我所料不錯,此時的劉皇叔也已經得到汝南被圍的消息,他從徐州儘快回軍,快則三日,慢則五日,必然能進入戰場。”

“劉皇叔帶領的士卒的戰力,你應該清楚,一旦他們也投入到戰場之中,你覺得袁公路還有幾分勝算。”

“除非……”

周瑜欲言又止,總感覺這個計劃不現實,所以才沒有順著這個話題繼續談論。

孫策在心中默默盤算,周瑜說的不錯,如果算上這些因素,基本上又恢復了當初劉皇叔率領士卒,攻擊豫州的情況。

可聽周瑜的意思,這件事似乎還有轉機。

“公瑾,除非什麼?說出來聽聽。”

“除非袁本初攻取雒陽,這件事恐怕才能有轉機。”

孫策一聽,臉上露出了一絲失望,當初劉隅進攻汝南時,就有人向袁術建議,讓他聯合袁紹,南北夾擊。這樣汝南不但不會丟,還有可能把失去的豫州土地,重新奪回來。

可惜袁術礙於嫡庶之間看法,白白錯失了這個戰機。

此時的袁紹的身份早已經發生了變化,他過繼給袁成後,已經從庶子變成了嫡子,他們兩個其實根本不存在嫡庶之爭。

袁紹繼承的袁成的資源,由於袁成去世的早,袁紹繼承的資源並不多。

可袁術就不相同,他的資產明顯比袁紹豐厚的多。

袁術之所以對袁紹有意見,除了兩人爭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袁紹如今的實力,已經超過了袁術。

地盤、兵力、錢糧樣樣都在自己之上。

看到這種情況,袁術心裡難免有些不平衡。而正是狹義的不平衡,最終導致他失去了豫州。

孫策搖搖頭,緩緩說道:“公瑾你知道袁公路的態度,想要讓他放下仇恨,恐怕有些困難。”

“既然如此,那就沒有辦法了。”周瑜端起一杯茶飲了一口,“自己沒有能力和對方抗衡,還不想辦法拉攏同盟共同對抗,那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攻入汝南郡的士卒,乖乖退去了。”

“我要不要提醒袁公路,讓他對戰局早做準備?”

“不用,如今我們只要坐在此處,坐觀成敗,其餘的事情,就暫時不要理會了。”

袁術的個性,周瑜很瞭解,他好大喜功,喜愛名利,若能讓他建功立業,他必然對你讚賞有加,可若是去預測失敗,免不了會受到幾句責罵。

就算事後他知道自己錯了,他也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

更讓周瑜不能理解的是,如果遇到類似的事情,他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作為主公,不能當面認錯,周瑜能理解,可如果讓一個錯誤不斷出現,周瑜就有些無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