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收郭嘉(六)

 劉隅這番話說的真誠無比,沒有絲毫遲疑。 

 他有著兩千年的記憶,對於這個時代的一些大事件,早已經知道了結局。所謂的預見性,不過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推演。 

 如果沒有外力的作用,如今的走勢,和他記憶的大致不差。 

 他只需要淡定說出結果,就能讓眾人大為震撼。 

 即便如此,劉隅也沒有自信,能在這裡戰勝這些時代的佼佼者。 

 他們能在芸芸眾生中,建功立業,青史留名,絕不是一句牛逼就能夠概括的。 

 郭嘉看著愈發真誠的劉隅,心中也不禁有多了一份好感。 

 俗話說的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很顯然劉皇叔不但對於自己的能力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還對於身邊的人有一個定位。這一點對於一個賢主來說很重要。 

 不論郭嘉還是任何一個大才,都不希望自己投奔的主公,太過愚蠢。 

 可若是太過聰明,樣樣精通,同樣讓他們頭疼,在他麾下效命,自己根本就沒有展示的機會,只能乖乖的效命。 

 這顯然是他們不願意接受的,他們選擇一個主公,並不像清末的奴才,更像是一個聯盟,他們希望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張,能夠影響深刻影響自己主公的決定。 

 像劉隅這種聰明多才,而又短板的人,正合適。 

 劉隅知道自己的目標,又清楚自己短板,自然會招募人來補齊自己的短板,而這一切就是他們的機會。 

 “袁本初佔據的地理遠比皇叔有優勢,所以皇叔如果想要戰勝他,就不能一味在雒陽長安兩地,默默發展。還要在袁本初抽不出身時,東出雒陽,建功立業。” 

 劉隅聽到出神,身子不自覺向郭嘉移動了一些。 

 劉隅虛心求教的神態,落在郭嘉眼中,很是受用。 

 “豫州自古都是天下之中,土地肥沃,如今豫州刺史,孔公緒是個只會虛談的名士,根本不可能守住此地,皇叔可一紙調令,讓他調回朝廷,若他不願領命,皇叔可派能征善戰的大將,領兵一萬,足以掃平豫州,到時候,豫州就會落在皇叔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