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生而知兵

 劉隅又交代了幾句,賈詡轉身離去,他要為襄助公孫瓚去做最後的準備。 

 處理完這件事後,劉隅臉上並沒有露出笑容,接下來還有精鹽的事情要處理。 

 從目前精鹽的遇到阻力來看,雖然有袁紹在暗中推動,可劉隅知道,其中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利益。 

 精鹽的銷售,對於他們當地的產業勢必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劉隅沉吟片刻後,已經想到了對策,既然他們要打商戰,那就打給他們看,這中間無非就是一個利益再分配的問題。 

 只要把利益分給這些世家大族,豪商鉅富,他們同樣會為自己效力。 

 他把天下有名望的豪商想了一遍,第一個想到了就是徐州糜家。 

 原因很簡單,在劉隅前世的記憶中,糜竺對於劉備是十分支持的,不但把拿出全部的家資投資劉備,甚至就連自己的妹妹也嫁給了劉備。 

 從種種跡象表明,糜家是看好劉備,看好漢室的。 

 即便他能對漢室抱有很大的希望,自然有希望把他拉入到自己的陣營。 

 劉隅想好後,說幹就幹,他直接開始給糜竺寫信,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一些簡單的問候。 

 劉隅的身份是當今皇叔,對一個商人噓寒問暖,他豈能不感動。 

 感動之餘,肯定會思考,劉隅相信,他們一定很快就會明白自己的目的,來長安拜見自己。 

 若是到了這個時候,糜竺還不能明白自己的意圖,這樣的同盟劉隅會毫不猶豫直接捨棄。 

 徐庶站在劉隅身旁, 看著劉隅書信中的問候的語句,他臉上露出幾分吃驚。 

 在徐庶的印象中,商人從大漢立國開始,地位就從來沒有高過,他們雖然有大量的財富,依然不能改變他身份低下的事實。 

 “主公,想讓糜竺前來,其實不用你親自寫信,只需要派兩個士卒過去傳信就可以。” 

 在徐庶的認知中,劉隅派人傳信讓糜竺來長安,已經是對糜家天大的恩惠。 

 劉隅就沒有這樣的認知,都是大漢子民,哪裡有這樣多遠近尊卑。 

 後世有一位偉人說的很形象,都是為人民服務,不過是分工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