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禪讓

 呂布坐在書房內,望著窗口透出的亮光,靜靜出神。 

 他從塢堡回來後,就把自己一直躲在書房裡沒有出來。 

 他現在不是害怕,而是恐懼。 

 那張紙上的預言已經全部出現了,接下來自己何去何從? 

 是奮起反抗?還是被董卓殺戮,這對於天下第一的呂布來說,似乎並不需要思考。 

 可事實卻恰恰相反,他雖然武藝超群,並不是不畏懼死亡,他對死亡有一種天然的恐懼, 這種恐懼來源於心靈深處,來源於幼年一次次的背叛和傷害。 

 幼年的創傷,並沒有隨著他不斷強大而消失。而是藏在最深處,平時不見天日,可一旦給他一點陽光,他就會從深層的深淵,不斷翻騰,直到來到自己腦海中。 

 他能在萬軍叢中談笑自若,並不是他英勇無比,不懼死亡。 

 而是因為他有足夠的自信,能夠取得勝利。 

 即便是不幸戰敗,他依然能夠從容退去。 

 無數次的經歷都在說明這一點,只要他想走,天下就沒有人能夠攔住他。 

 如今情況有些不一樣,他要面對是董卓,是整個西涼鐵騎的領袖。 

 他身邊有幾十萬西涼精銳,自己要想殺死他,幾乎根本沒有可能。 

 高順一直子站在呂布的書房外,從呂布回府開始,他就覺察到了呂布的異常。 

 此時的呂布,和自己印象中的呂布完全不一樣。 

 印象中的呂布,英武不凡,無所畏懼,他是戰神,不敗的戰神。 

 此時的呂布,往日的英勇都消失不見,相反高順還在他眼神中看到了一絲膽怯。 

 他確認自己沒有看錯,眼神中的情緒,就是膽怯。 

 他曾經在戰場上無數次遇見,當自己手中的兵器像一道耀眼流星斬向敵人,他們眼神中就會有這種情緒傳出來。 

 高順並不會因為敵人的膽怯而心生嘲笑, 在他眼中,心有膽怯者,才會心存敬畏,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向死而生,真正的強大起來。 

 高順並沒有去詢問發生了何事,他就如平常一樣,如一座雕塑般站在那裡。他在等待,等待呂布的召喚。 

 腳步聲從外響起, 一名魁梧甲士,來到他面前,輕聲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