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地理

 三人沒有興致,可徐庶有啊,他目前棄武從文不久,對著書籍保持著罕見一份狂熱。 

 “主公,讀的是哪本書?” 

 “地理。” 

 地理,這個名字,徐庶從來沒聽過,他雖然讀書不多,可身邊的朋友都是學識淵博之輩,徐庶常常和他們討論,也曾向他們借過書籍,可從來就沒有聽過地理這個名字。 

 “主公,那本書能否讓我讀上些時間?” 

 想借書,不可能?就算自己想借,也沒處買去。 

 劉隅尷尬一笑。 

 “這本書, 我讀完之後,就不知去了何處。” 

 徐庶有些失落。他四處遊歷,也見過無數風光,可聽到劉隅的講解後,突然發現自己這些年的遊歷,缺失的有些嚴重。 

 “看主公說的如此精彩,不知道這本書是何人所著?” 

 “無名氏。”劉隅說出這個名字,倒也不算是信口胡謅,不光在後世 ,就算是在這個年代,同樣會有少數文章、詩歌等找不到作者,既然找不到作者,那也很好辦,直接就是無名氏。 

 至於無名氏,姓誰名誰,家住何方,天知曉。 

 說完書的話題後,劉隅把話題引回精鹽。 

 “我讓兄長寄給兩位的書信,想必已經看到了吧。” 

 兩人點頭。 

 “我等按照皇叔的方子果然製作出了精鹽,請皇叔嚐嚐。” 

 說完,讓人拿上一小袋精鹽。打開袋子,和其他黃褐色的晶體鹽塊不同,張、蘇兩人制作出精鹽,看出任何異色。 

 眾人嚐了一口, 都忍不住出口讚歎。 

 這鹽和他們日常吃了鹽,有很大的不同。不但色如白雪,沒有一絲雜質,就連口感也沒有了平日的苦味。 

 徐庶剛知道精鹽的事情,他眼神中閃過一絲狂熱的光芒,若是將精鹽,銷售出去,這其中的利潤會用日進斗金來形容。 

 有了源源不斷的錢進來,重建雒陽城的歷程就會大大縮短。 

 劉備看出徐庶眼神中的震驚之意,笑著告訴他,精鹽的製作之法,也是劉隅在一本書上看到的,那本書的名字,名叫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