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隨本心 作品

第127章 送完十里又十里

 取回糧食後,他計劃快速開墾土地,即便發明的曲轅犁,還是因為物資匱乏的事情,而暫時擱置。 

 這件事也讓劉隅明白,物資的儲備不是一朝一夕的,自己就算再著急,也得按照事情發展的規律,一步一步來。 

 對於河流縱橫,不利防守,劉隅認為是相對的,洛陽做成全國的政治中心,已經近兩百年,在鼎盛時,全國的資源都源源不斷,都運送到雒陽城。 

 在劉隅的計劃中,接下的一個任務,就是大力發展商業,商業的繁盛,離不開交通的便利,縱橫交錯的河流,為接下來他擴展全國的計劃,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元直洞若觀火, 讓劉隅很是佩服,元直可願隨我回雒陽一展才華。” 

 劉隅對徐庶再次發出了招攬。 

 徐庶在心中也在猶豫,要不要跟著劉隅走,劉隅的條件,雖然並不如袁紹發展潛力巨大,可此人談吐不凡,平和待人,這些都給徐庶加分不少。 

 可是雒陽城終究問題大多,沒有足夠的錢糧支持,短時間內很難恢復。 

 如果一座城池,需要十幾年,才能恢復他的活力,在徐庶的眼中,戰略價值沒有多少意義。 

 畢竟這十幾年的時間, 足以改變很多事情。如果徐庶預料的不錯,十幾年的時間,足以讓世間換一座天地,到時候,在固守一座孤城,還有什麼意義。 

 徐庶不論習武還是學文,都是為了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 

 他在雒陽城看到的價值,是渺茫的。 

 在他內心深處,他還是想去冀州看一看袁紹。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 ,這個時期袁紹所表現氣度和實力,足以穩壓所有人。 

 他有四世三公的底蘊,冀州早晚會落在他的手中。 

 冀州民風彪悍,自古多出豪傑,當年光武帝就曾在這塊土地上完成了華麗轉身,最終定鼎天下,中興了大漢天下。 

 “多謝皇叔相邀, 庶還想去冀州。” 

 見徐庶言辭堅決,劉隅知道,自己縱有萬般不捨,也難改變徐庶的志向。 

 事到如今,劉隅也只能暗自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