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又餓了 作品

第71章 生子如此 惟問青天

 第一見孟閱,趙鞅不得不承認,他被驚豔到了。

 函谷關下,兩方人馬相見,趙鞅目光越過尹喜打量其身側之人,少年身作青衣白裘,面容清俊,一雙清澈眼眸無悲無喜彷彿能夠看透世間一切,搭配上飄渺出塵的氣質,越發顯得超凡脫俗,讓人見之忘俗。

 趙鞅當了二十年的晉國上卿,見過的公卿貴族子弟、仁人君子猶如過江之鯽,還是第一次在少年人身上感覺到飄渺、深沉之感。

 再聯想其人洛下的誇張事蹟,深不可測,這是趙鞅對夏諭的第一印象。

 以夏諭的年紀當然算不上深不可測,他現在才十三歲,一柱擎天倒是常有。

 再說,他現在又不是什麼活了幾百上千年的老怪物,喜歡躲在暗處裝深沉。

 趙鞅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感覺,還不是夏某人意能修煉時間太短、進度太快的緣故。

 在沒有通神技能幫助的情況下,夏諭現在還不能靈活控制自己識海中積累的意能,只能任由一部分意能溢散在身體周圍。身體周遭的玄渺的意能加上“升格”的靈魂,導致他看起來有點“仙氣滿滿”。

 事後,夏諭需要時間沉澱自己的收穫,做好總結與歸納,壓一壓自己的“王霸之氣”。

 現在嘛,還是應對趙鞅、姬匄一行人要緊。

 此時的趙鞅,傲立於四駕戰車之上,其人面容端正、美須修長、頭頂銅冠,身著青銅甲,手扶青銅劍柄,一身的青銅裝備價值不菲。身後更有數千精銳晉軍,行列整齊,軍容嚴肅,不負好整以暇的美譽。

 該說不說,不愧是“菌果主義”國家,晉軍的成色,一看就不是周王畿家族的那些雜軍徒兵能比的。如此強軍,也難怪晉國能西壓秦、東服齊、南卻楚,獨霸北境。

 夏諭感嘆完,尹喜也已核對完趙鞅一行的符信,正恭敬的請其入關。

 函谷關是晉國在大河之南最重要的關隘之一,西扼秦隴、東控河洛,大規模軍隊通行向來嚴格。就是趙鞅這個大晉上卿、中軍將刷臉也不能放行,需要中央元戎發下的印信才能通關。

 先前大隊人馬至關下,尹喜這個關令自然要來儘儘職責,夏諭也跟過來看看熱鬧,順便迎接迎接未來的“新天子”姬匄。

 夏諭、趙鞅、姬匄三人相見,一番禮貌見禮之後便入了關。

 之後再於關內休整一二,夏諭辭別了尹喜,與趙鞅一行共同歸洛。

 路上,趙鞅與姬匄乘車在前,夏諭以落後一馬頭的身位居其左後。

 姬匄是先王之子,趙鞅是晉軍上卿,夏諭名望雖高,但名位不顯,長大夫的身份與二人相比差距不小,二人位在前本是應有之義。

 不過,姬匄此番歸洛大概率是要繼承王位,承載邦周天命的。到那時,趙鞅車駕再與其並列就是僭越了。

 道途兩百餘里,數日後大軍疾行至洛陽城下,再臨這座古樸、簡素的大城,姬匄不禁心中感慨萬千。

 入城所見,也與月前相比多了些人氣,城中往來活動的國人多了不少。

 嚴冬已過,暖春將至,這座歷經磨難的古都也將再燃生機。

 王都穩中向好,姬匄有心誇耀幾句身旁少年的安撫之功,思慮再三還是保持了沉默。

 顯然夏諭在洛陽的所做所為已為其所知。雖說孟閱不是王畿本地卿貴,又非先王子侄,施恩洛陽國人對姬匄的繼承權沒有丁點影響。

 但姬匄心中還是存了一絲芥蒂,為了王位,為了這洛都他已失去了太多 。父親、兩位兄長、昔日國內支持他的家族。

 如今施恩國人、安撫公卿這等收攏人心、鞏固王權之事該由他來做才對,來日繼位天子也能從容一些。

 如今……孟閱所為有些越界了。

 夏諭並不知道姬匄內心的小九九,就算知道了也只是一笑置之。王畿本就體量不大、日漸衰微,這幾年動亂又使男丁大量死傷、田地荒廢無數,於此地除了名位實在沒有什麼可謀取的了。

 他在洛陽國人中施恩邀名也只是為了名氣值的提升而已。

 他的名氣由魯西向冀、豫輻射,他在關東中原之地名氣不小,但在西南閉塞的川蜀、西北鎖國的秦隴等地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