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齊侯問策

 “齊侯厚愛,閱感激莫名。”

 “只是,家中雙親年邁 ,兄長又不良於行,外臣需回曲阜侍奉雙親。”

 孟何忌:?

 “再者,閱年幼尚未加冠,留在齊國為官必會遭受非議。”

 “閱本為魯使,齊侯實不該無故扣押外臣。齊侯若是執意如此,日後列國便無人敢出使齊國了。為齊國聲譽計,還請齊侯慎重。”

 一連串的拒絕下來,夏諭面色堅定的盯著齊侯,齊侯也是目光灼灼,兩人大眼瞪大眼,誰也不願退讓。

 忽得,齊侯呂杵臼嘆了一口氣,見無法說服少年,只得緩緩起身,語氣幽幽:“寡人自然不會扣押先生,引列國非議,不過……”

 “寡人慾於梧宮絡續設宴一月,以禮樂歌舞、美酒佳餚禮遇使臣,想必列國也說不敢多說什麼。”

 “這宴會,先生可有興趣?”

 “……”夏諭無語了,一個月的宴會?你騙傻子呢?他要是敢留下來,不同意齊侯條件是回不去魯國的。

 齊侯能留他一個月就能留他一年,到時候讓副使回去覆命,編個理由讓他再留個三年不就是一句話的事,他又能怎麼辦?而且曲阜的魯公巴不得他回不去,傷腦筋啊。

 沒辦法,夏諭只能無奈道:“齊侯如何才願意放外臣歸國?”

 “先生,寡人……”

 “請齊侯直言。”

 “……”

 見少年一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模樣,齊侯呂杵臼也沒辦法了,妥協道:“既如此,寡人也不好多違先生之意。”

 “齊國之內弊多矣,晉國於西部虎視眈眈,吳國越發強勢,楚國已不能制,數年內吳國將北上,先生何以教寡人?”

 對於齊侯的問題,夏諭先定下道來,假意推脫:“閱並非齊人,更非齊臣,如此國家大事,外臣身為魯人不敢妄言之。”

 齊侯再次懇切道:“先生可直言。”

 歐了。夏諭對齊侯的性格有些瞭解,與其交談場面話說一次就夠了。

 夏諭沉思片刻,朗聲道:“撫三氏以安內,盟泗上南御吳,滅萊莒設五都以圖強。”

 “先生不訪直言,寡人洗耳恭聽。”聽少年有了主意,齊侯呂杵臼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笑著的回到位置上,語氣中掩蓋不住的喜悅。

 “閱若是說了,請齊侯放外臣歸魯。”

 聽到這話,齊侯先是默然,片刻之後,語氣沉悶道:“好。”

 “君無戲言!”

 君無戲言?這是什麼話?齊侯聽得面色怪異,心中思慮一番後,肯定道:“君無戲言!”

 見齊侯答應了自己的要求,夏諭心中稍寬,齊侯最重信義,他願意賭一把他的人格。

 於是夏諭緩緩道:“齊國有兩患,一為諸氏內憂,二為晉吳之外患。”

 “齊國內弊,在於諸氏相爭,損耗國力。自桓公始,臨淄因權位之爭滅亡的家族多達數十。齊侯繼位以來,崔氏、慶封、欒氏等相繼敗亡,如今國高二守、田氏並尊,鮑氏為求壯大與田氏為伍,兩家因此聯合以抗二守。”

 “國高二氏,實力勝于田鮑,齊侯與晏相居中平衡,難有大變。只要齊侯繼續任用晏相梳理國政,安撫國、高、田三氏,拉攏鮑氏,緊盯田乞,並處理好一件事便可。”

 “何事?”

 “後繼之君。”

 提這種事是很犯忌諱的,可夏諭心中有些怨氣,齊侯不是要他直言嗎?那就直言!

 齊侯並未未因提及繼承問題而動氣,反而笑道:“內憂之事,寡人已知曉。先生所說的設五都之事?”

 內憂之事,少年的建議和晏相的謀劃大差不差,只是多了個拉攏鮑氏而已,齊侯呂杵臼多少也能明白少年的用心。他最好奇的還是是設置五都之事,這個才是重頭戲。

 夏諭隨即為齊侯解惑:“欲設五都,需先滅萊夷餘孽與莒國,解決東、南邊患,之後建都改制,整合國力,待五都俱全,五年可卻吳楚,十年磨齊劍便足以爭鋒於晉,再興桓公霸業。”

 “何為五都?五都者,囤糧備甲、正軍護民,齊國四境之劍盾也!”

 “高唐本為齊國大邑,與晉隔河相望,有控扼河濟,屏庇西北,防禦晉國之能,宜設為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