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虞恆 作品

第191章 天險不復蜀

 自楚國失地全部收復,蔡茂就不想再繼續發動戰爭,因為戰爭開始的目標,楚軍已經完全達到,根本不需要節外生枝。 

 但作為他們的盟友,蜀國如今向楚國求援,並打算按蜀軍入楚協助作戰的條件,去請求楚軍入蜀協助。 

 蔡茂又怎麼可能拒絕,為了維護聯盟,他必須派楚軍救援蜀國。 

 經過蔡茂的考慮,他決定還是由孫梁領軍去負責入蜀協助作戰。 

 羅嘉豪一連派出十幾批探馬,就是要弄清楚軍隊於魏國進攻蜀國的動向。 

 “將軍,陛下是如何交代對楚國動向處理方案的?” 

 經過在羅嘉豪軍營裡的休整,如今龐琮的精力已經得到恢復。 

 “陛下說,要是楚軍進犯我們,就讓我領兵抵擋他們,要是楚軍入蜀作戰,就讓我們重新進攻錦餘城,以此牽制楚軍。” 

 本來李雍是打算如果楚軍入蜀,就讓羅嘉豪也入蜀作戰,但他忽然改變主意,他不要羅嘉豪入蜀,而是重新進攻楚國剛收復的土地。 

 這樣做,給楚國造成的壓力明顯是高於讓羅嘉豪入蜀作戰。 

 “其實我們可以先做出一副要進攻錦餘城的樣子,先給楚國表明我們的態度,這樣既不用真正開打,就可以先行威懾楚軍。” 

 “我們前腳和楚國進行議和,後腳就又要和楚軍開戰,是不是太過於失信天下?” 

 鄧斐對於龐琮的想法,還是有些不認同。他認為像魏國這樣的大國,應該要講信義。 

 “如今天下不過魏楚蜀耳,信義是對自己人來說的,要是我們任由楚軍入援蜀國,那就是對陛下統率的大軍的迫害!” 

 “龐將軍言重了,我們沒有人會忽視大魏的利益,也沒人敢迫害陛下。” 

 被羅嘉豪這樣一提醒,龐琮也連忙說。 

 “是我言重了,我所要表達的,是仁義留給大魏子民,殘忍留給敵人。” 

 龐琮的話,不無道理。 

 難道要用魏國士兵的性命,去搏一個仁義的虛名嗎? 

 那些士兵就不是人?那些士兵也是父親、丈夫和兒子! 

 “羅將軍,只要大魏百姓安康,只要大魏強盛,即使是惡名,對於大魏也毫無關係。大魏的基礎是大魏的百姓與大軍!難道大魏會因為沒有仁義而亡國嗎?大魏只會因為百姓被殘害,軍隊被屠殺,才有可能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