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22章 洛顯之的糧食改制論

 土地就只有那麼多,土地中產出的糧草就只有那麼多,人口就只有那麼多,能夠用來使用的百姓就只有那麼多。

 天下的錢是恆定的。

 陛下想要多要一些,權貴不希望自己的少,那就只能是百姓少了,這就是道理。”

 蕭衍大驚道:“那如今豈不是百姓身處困頓中?”

 洛顯之搖頭,而後驕傲道:“陛下不必擔心,所謂古之名相,什麼叫做名相,就是能最大限度在國家強大的情況下,能夠讓百姓的利益不受到更大的損失。

 臣來給您舉一個例子吧。

 如果天下一共有一石糧食,國家有四鬥,富戶有三鬥,百姓有三鬥,那國家大概是可以維持的。

 如果國家有兩鬥,富戶有七鬥,百姓有一斗,那國家就要敗亡了,神仙也難救。

 現在我大梁的國家是比較正常的。

 改革,就是從富戶手中拿走一斗糧食,按照正常的發展,富戶會從百姓手中拿走一斗,甚至兩鬥糧食,百姓只剩下一斗。

 情況就變成了國家五斗,富戶四鬥,百姓一斗,表面上國家變強了,但實際上百姓已經活不下去了,國家的五斗,如果再用來修宮殿,用來享受,那改革改的國庫豐盈,卻把國家改死了。

 這種人是無能的。”

 這個例子聽的蕭衍冷汗直冒,這種理論是他第一次這麼直觀的感覺到改革的危險,“這豈不是說明,如果沒有名相主持,改革還不如不改?”

 洛顯之理所當然的點頭認可道:“一個是慢性死亡一個是死的快點,庸才身在國家的最上層,很危險,而且臣認為沒有任何王朝能憑藉著改革一直存續,那是不可能的。

 比如現在蕭氏皇族中就有不少人圈地,臣和陛下說過,但陛下無動於衷。”

 蕭衍有些尷尬,訕訕的笑起來,洛顯之和洛有之最像的一點就是,在面對國家時,有時候說話不給他這個皇帝面子。

 洛顯之見狀也就不再提這件事,而是接著先前的話說道:“臣主持改革,同樣無法避免富戶對百姓的侵奪,那是不可能做的到的,除非臣坐在建業,就能夠在短時間內知曉梁國的大小事務,否則臣只能盡力約束那些官吏。

 但有了約束的這一步,就非常關鍵,臣先前清查吏治,得到了一批能幹的官吏隊伍,臣會向各個州、郡、縣派出刺史和繡衣使者,監督各地改制的官吏。

 等到國家國庫豐盈後,還有很關鍵的一步,那就是要直接反哺到百姓中,這樣就形成了一種閉環,用權貴的錢和百姓的錢,再給百姓,能夠給國家養望,能夠增強國家對天下的掌控。

 這種掌控就是陛下你想要的東西。

 更多的糧食和更多可以掌握的人口。”

 僅僅是聽洛顯之說,蕭衍就已經感受到了一種美感。

 是的。

 聽洛顯之的改革政策讓他感覺美,頗有一種道教太極的圓潤美感,是一種對道的洞悉,洛顯之年紀雖然不算是大,但在執政這方面,已經有了自己的道。

 洛顯之則沒有絲毫的得色,默默盤算著都需要做什麼,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任何鋪開到全國的改革,所需要耗費的精力都是難以想象的。

 他有些期待的望著蕭衍,在那封文書上,還有一個更容易被收拾的群體,如果蕭衍選擇那個群體,那事情就會簡單許多。

 蕭衍望著那封文書,一點點看下去,然後頓住,似乎有些不敢置信的又看了兩眼,他望著洛顯之,啞著聲音問道:“靈秀,這是伱寫錯了嗎?”

 洛顯之平靜的望過去,然後搖搖頭道:“自然沒錯,皇族我都寫在上面,這個又有什麼不敢寫的呢?”

 蕭衍欲言又止。

 他望著手中的文書,只覺有千斤重。

 出現在他面前的東西很簡單,但對他來說卻如同天雷滾滾,赫然是佛寺道觀。

 道觀倒是無所謂。

 但佛寺!

 天下誰不知道他好佛,洛顯之竟然要讓他去打擊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