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88章 我欲將心為王戰!

 第788章 我欲將心為王戰!

 如今的凜冬城,已經頗有規模,依山臨水而建的城池,徹底成為了洛氏的避風港,洛宮中,一眾人圍坐,洛豫之詳細地將自己這一行的見聞全部講出。

 洛攸靜靜聽著,當聽到不願意出兵的結果,他的臉上既沒有憤怒,也沒有失落,就像是聽著不相干人的事一般。

 和洛氏關係比較親近的三個國家,只有有利可圖的燕國願意出兵,漢國和楚國都沉於本國大事。

 殿中眾人有若有所思的,有滿面憤怒的,有悲哀不已的。

 待洛豫之說罷,洛攸環視眾人,洛氏嫡系子弟、洛襄這樣非嫡系但親近的子弟,以及一直以來緊緊跟隨洛氏的氏族。

 他平靜說道:“漢國、楚國、魏國皆不願出兵,但諸位不要沮喪和憤,這是他們所該遺憾的。

 我有一言願說於諸位聽,是我任十年族長而有的感悟。”

 他輕咳一聲,而後帶著沉吟道:“縱觀史籍上的所有英雄豪傑,有誰不是氣運通天之人?

 沒有。

 皆是大難不死之人。

 所以我們常說一人想要成事,首要不在能,而在於運。

 運勢,縹緲莫測,是我們也不能觀測到的,但卻能大致推測出來。

 大勢如同湍急的水流,世上的人便是水中的魚蝦,大部分的人都只能隨波逐流,而有的人卻能夠逆勢使驚濤拍岸。

 當然,如果將時間拉到長遠,最後一定會失敗,因為大勢是不可逆的。

 但大勢真的不可逆嗎?

 這一條準則在我們洛氏是不成立的,所有不可逆的大勢,都是流的血還不多,付出的代價還不夠。

 在大多數時間,我們並不願意付出太多的代價,我們總是有所保留,為了留待有用之身,以圖後事。

 但現在,我們唯有恭敬的去執行素王上皇的命令,要徹徹底底的違逆一次大勢。

 無論付出任何代價,我們都甘之如飴。

 我的父祖都為之而擔憂,因為那時情況並不明朗。

 自天外一劍殺單于後,我已經沒有什麼擔憂的,那光明的山已經在對岸,現在就是搭橋通過。

 洛氏泣血,天下得利,但得利多少,就在運道。

 如今四國中,各有其事,唯有燕國是能集合國中力量去發動大戰的,這就是慕容承光的運勢。

 中原諸國的結局我是看不到了,但燕國的興盛卻是能夠看到的。

 聯絡燕國和中原自願而來的義士吧,駐守遼東這麼多年,該是時候戰一次了。

 胡命昌盛,那就一點點削,一定要將其鎮壓下去!”

 洛攸這番話,是宣判,是戰爭宣言,是洛氏看到世界真實後的感慨。

 殿中眾人剛要起身一起為之賀,就聽到洛攸又高聲道:“羲之,與鮮卑一戰,我將親率敢戰士出擊,家主戒指留給你,如果我死在外面,就由你來繼承家主之位,你留守凜冬城,記住我曾經和伱說過的,一定要小心謹慎的保護家族的嬰兒。”

 殿中眾人皆為之一震,洛羲之是洛攸的侄子,最擅長的不是文韜武略,而是醫術,是醫聖後整個洛氏可能醫術最好的一個人。

 自古以來,還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以醫術擅長的家主,擅長學術的洛明公就已經是特例,大多數要麼有治國安邦的才能,要麼勇武,要麼能合縱連橫。

 現在洛攸卻選擇洛羲之,這其中要說沒有什麼原因,打死他們也不信,但其中原因一定是諱莫如深,導致洛攸不說。

 洛羲之本來還想拒絕家主之位的,畢竟他自認自己在洛氏子弟中不算是優秀,但聽到照顧嬰兒後,他就安靜了下來,走到殿中向洛攸跪下叩首,接受了傳承戒指。

 洛攸有些擔憂的深深吐了口氣,他之所以會如此,是擔心洛氏嫡系的子嗣夭折。

 洛氏的兒科醫術已經算是很高了,但他還是擔心。

 只有洛羲之持著醫聖之心,再加上高超的醫術,才能讓他百分百相信能照顧嬰兒平安的渡過危險期。

 在洛氏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上,夭折的子嗣極少,自從姬昭開始全面覆蓋祖宗保佑後,夭折的數量為0!

 在周王朝結束時,洛氏的氣運點是很富裕的,但在漢王朝使用了太多,草原一場大雪就是數百萬氣運點撒出去。

 洛氏雖然不是單純的為了漢王朝,而是為了徹底的大一統,為了打造高惠文武的盛世,為了給後面王朝立標杆,但真是對得起漢王朝。

 當初之所以那麼揮霍氣運點,是因為氣運點和神器不一樣。

 神器的出現通常只有完成的特殊成就才會產生,至今為止,基本上都是獨一件,用完就沒有。

 而氣運點,無時無刻不在產生。

 但現在老祖宗消失,洛氏產生氣運點的渠道砍斷了很多,目前最穩定的進項就是洛陽,魏國的東都,能夠得到不少氣運點。

 現在洛氏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氣運點在降到一個比較低位的時候,系統自動斷掉了洛氏的祖宗保佑。

 這是洛攸在冥冥中感覺到的,所以現在的洛氏子嗣是有夭折風險的,每一個洛氏家主都知道要留存嫡系子弟,這是素王的要求。

 有桃花源的存在,嫡系子弟在最危險的境地中也能逃走,但生病那就沒辦法,所以洛攸讓洛羲之擔任家主,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洛氏的嬰兒安穩度過幼年期,少年期,青年期,讓他們健康長大。

 相比較將家主位傳給洛羲之,更讓眾人心驚的是,洛攸竟然要親自上戰場!

 自然有人勸說洛攸,身為家主,坐鎮家族便可,洛攸卻擺擺手道:“我心中有一個想法,如今想要去驗證一番,諸位不必再勸,洛氏從不因一人而敗,我洛攸,不過是中人之資而已,生死無畏。”

 洛攸這番話說的更讓人有些擔心,從來沒聽過,還未曾上戰場,就已經說這些喪氣話的,大多都是說些回來後云云的吉利話。

 唯有洛氏大祭司,才知道洛攸要驗證什麼,她微微垂著頭,掩著眼中的悲傷。

 ……

 草長鶯飛二月春,正是春忙時節,縱然是慕容承光這樣的狂人,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

 薊城城門大開,早就有人於道旁灑水清掃,城中的大道亦清理的乾乾淨淨,凜冬城派人出來實在是不容易,但商議結盟大業,還是要親至。

 慕容承光望著面前的頗為年輕的洛呈之,有些豔羨,自他與洛諶在普陀河相遇,到現在二十年了,洛諶都已經死了十年,他的鬢間也滿是華髮,再不復當年。

 他認真的翻看著手中由洛呈之帶來的國書,突然說道:“這一封國書沒什麼必要,不過是盟誓而已。

 本王如今年歲漸高,這一戰可能就是此生最後一次領兵出征,本王所想要知道的,是洛氏對此戰抱著什麼心態,會出多少力。

 此戰為素王而聖戰,除了留守防禦漢國的大軍外,本王要親率我燕國精銳北上,至少要大破鮮卑一大部才行,洛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