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72章 君子之國也!

 如今漢室已亡,便是項王后裔如今亦可出世,諸位族人中,有慨然大志者,可入諸國,白山黑水,苦寒無比,這是洛氏的選擇,卻不是諸位的選擇。”

 洛氏北遷!

 遷往寒冬時大雪漫天的白山黑水之間!

 洛諶的話宛如重錘直接砸在所有人頭上,頭暈目眩,嗡嗡作響,活了數十年,從來沒見過族群自我流放的,白山黑水,燕國由此而出,燕國先祖流三十萬人,存活不足十萬,攻下幽州和冀北後,立刻拋棄龍興之地,舉族南下,現在洛氏竟然要去。

 白山黑水有多遠?

 從昭城出發到北境,有三千里之遙,如果不能理解的話,這個距離相當於昭城到嶺南。

 “長公子,為何啊?!”

 此事匪夷所思到讓人完全不明白的地步,就算是昭城將要化作澤國,又何苦要遷往遼東呢?

 這世上任一國家,都會欣然接受洛氏,甚至為洛氏劃土,只為洛氏的青睞,難道僅僅因為那卜卦的卦象?

 洛氏何時會相信卦象了?

 眾人回憶著數月前那一場要封閉昭城的會議,大祭司敲擊著神杖說那是素王的旨意,如今這難道同樣是素王的旨意嗎?

 洛諶沒想到他們竟然能夠想到,這也沒什麼值得隱瞞的,於是點點頭道:“亦有素王旨意之因,素王傳下一道神諭,家族若是生活在遼東將會更容易去做。”

 果然如此,眾人皆恍然大悟,對洛氏而言,素王的言語就是聖旨,只需要遵從即可,哪怕刀山火海,亦甘之如飴。

 而後洛諶便見到有一老者匍匐在地上,一叩首後朗聲道:“長公子,臣率主支願附洛氏尾翼,同遷遼東,至於別支次脈,亦會同他們講清楚,但長公子可能多慮,我等在昭城受數百年大道,皆以素王為天,既有旨意,區區艱難險阻,如何會避開?”

 洛諶眼見又有數人出席要叩首,立刻急聲道:“諸位還請慢,遷往遼東有驚天大難,這是洛氏之敵,與諸家無關,若是因此而使諸家凋零,洛氏實在是慚愧。”

 那老者聞言更是朗聲笑起來道:“長公子,《史記·洛世家中有一句言語——‘公室千年,仗義死節,就在今日,願從君!’

 我族受洛氏恩養兩百七十年,該是報恩之時。

 長公子說那是洛氏之敵,臣曾外祖父便是洛氏嫡子,臣可算洛氏嗎?

 臣曾聞末年齊愍王自焚前言,不墮素王之血,不墮太公之威,臣亦如此,若洛氏真有大敵,臣今日改氏洛,為洛氏擋災攔劫,祖宗想必不會怪罪。

 願隨洛氏同遷遼東,以洛氏為族、為父、為母,親而信,心同功,死不旋踵。”

 言罷又是重重一叩首,數十人皆出席,如同潮水般跪下,齊齊叩首,這副場面震撼至極,敲擊在洛諶心中,甚至勝過那洛宮中的鐘聲。

 這一叩,那風花雪月養尊處優的生活再不見。

 這一叩,自此族人生死便不操持於手中。

 這一叩,此生都不知能不能再回返中原,不知是否能再見祖先神位,在墳前拜祭。

 但他們依舊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跟隨洛氏。

 因為對素王上皇的信仰,從年幼時就由父母帶著頌唱那些聖曲,學習那些詩歌,已經根深蒂固。

 因為對洛氏大恩的報答,生活在昭城中,心靈純淨,不理會那些紛紛擾擾,造就了這樣的心境。

 洛諶跪坐著的身子在微微顫抖,他緩緩傾倒,匍匐在宮殿中,“君等所願,不敢辭也!”

 ————

 有客經昭國,嘆然曰:“昭人有三,一曰素王天,一曰洛氏恩,一曰謹守德,真君子之國也。”——《世說新語·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