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59章 漢終於斯!漢立於此!(本卷結束!

 經過魏國數年的經營以及人口的遷入,洛陽稍微恢復了一些昔年的繁華,劉協望著那熟悉的環城而過的伊洛之水,那熟悉的山川,他的眼中幾乎瞬間就噙滿了淚水。

 他一生最幸福的時光就是在小時候,生活在洛陽城,他不是皇儲,但卻不像是後來那樣,不斷地顛沛流離,生死操於人手,猶如貨物一般在那些諸侯手中,一個個的交換來,交換去。

 昔日的大漢皇宮已經變成了魏王宮,但曹操慷慨的讓自己的王宮讓給了名義上的君主,表達他對皇帝的敬意。

 雖然劉協進入洛陽城的時候,曹操甚至沒有去迎接,自然沒有人去怪責曹操的舉動,那些願意為了大漢而死的臣子,在那個寒風凜冽的嚴冬時,血已經流盡了。

 ……

 洛陽的皇宮遠比許昌的巍峨,但在劉協看來,卻與許昌無甚區別,一個是牢籠,另一個也是牢籠。

 他的妃嬪低聲抱怨道:“陛下,妾身聽聞那魏王早有逼迫陛下禪讓之念,如今迫陛下來洛,竟然如此的迫不及待,實在是,實在是。”

 劉協臉色麻木,正要說話,便聽到一道頗為熟悉的聲音,讓他一瞬間便冷汗涔涔,只聽一道帶著些許冷冽的聲音在劉協耳邊響起,“實在是如何呢?”

 他轉頭一看正是身著冕琉華服的曹操,身邊還跟著一頗為壯碩的大漢,手中握著雙戟。

 劉協額頭上滿是冷汗,顫聲道:“魏王前來,可是讓朕禪讓的?”

 曹操面上沒有一絲神情,只是淡淡道:“禪讓終究是禪讓,不是逼迫,這要陛下自己願意才行。

 況且天子之位才算是禪讓。

 皇帝之位,若是為了傳承,孤接受亦可。

 若是不要求那麼多,也無所謂,燕國皇帝不也自立為帝了嗎?”

 說罷曹操便轉身離開了這裡,已經沒有什麼可說的了,皇帝果然還是那個皇帝。

 卻沒想到,劉協的聲音陡然高了起來,“魏王,為什麼會是在這裡?”

 曹操陡然停下腳步,他不明白劉協在說什麼,什麼叫做在這裡?

 卻只見劉協滿臉都是淚水道:“為什麼在許昌時,不讓朕禪位,卻一定要來到洛陽。”

 那一座座山,那伊洛神水,那一位位後漢先帝都在望著他,而他卻要在這裡將漢室的冠冕交到異姓的手中。

 縱然是劉協這樣的懦弱之人,他也為之感到羞愧啊。

 原來如此啊。

 曹操感慨著,而後離開了這裡。

 他能說些什麼呢?

 去安慰一個末代的皇帝嗎?

 那簡直太可笑了。

 這就是劉協的命運,這是他不能更改的未來。

 曹操走出皇宮,他召集了幾乎整個魏國的臣子,到了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曹操要在生前代漢了。

 這本來是戰勝劉備後才要做的事。

 但現在失敗了,卻更要做。

 建立王朝後,會與如今的王國又大不相同,在如今這個剛剛經歷大敗,人心紛亂的時期,必須要增強凝聚力才行。

 稱帝就是最好的選擇。

 一些人進了皇宮,而後被劉協趕了出去。

 曹操得到了這個消息,卻巍然不動。

 他不是董卓,如果劉協不願意禪讓,他不會強逼著劉協給他讓位。

 如果劉協真的不願意他會直接為自己製作一頂白帽子,冠在頭上。

 魏國是他一步步打出來的,這是他的底氣。

 當戲志才進宮後,劉協的態度終於改變了。

 禪讓的旨意翌日便傳達了出來。

 三辭三讓。

 這不是虛偽,而是儀式,禪讓的每一個步驟都蘊涵著法理。

 當在祭壇之上,曹操單手從劉協手中接過冠冕,當劉協跪在曹操面前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大漢亡了。

 那個傳承了三百年,出過數位聖王的王朝,就在今日畫上了句號。

 曹操將真正的皇帝冠冕戴在了自己頭上,他轉身望向群臣,帶著無限的感慨道:“朕今日榮膺大寶,既是漢帝的信任,亦是諸卿的功勞。

 堯舜禹將天子之位傳給異姓,是為了天下蒼生,今日朕接受皇位,亦當如此。

 漢業崩塌,天下人都說是源自靈帝霍亂天下蒼生。

 朕一直在想。

 當年大漢是如何建立的呢?

 是因為秦朝的獨夫霍亂了天下,最終起義的關東百姓和關中百姓一起推翻了秦朝。 孤一直以來都記得一句話,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因為百姓舉義而興,最後靈帝霍亂,於是太平起義誰能說這不是大漢滅亡的原因呢?

 朕以為。

 當張角打落漢室天子冠冕的那一刻,漢室難道還真正的存在嗎?

 或許那時漢室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要在天下間選出一個能夠收拾山河的人,而後將皇帝的冠冕的奉上。

 今日。

 朕承接了這份冠冕,於是大漢最後的使命終結了。

 天命不存。

 朝廷不存。

 皇帝不存。

 於是大漢真正的亡了。

 大魏立了。

 新的朝廷。

 新的皇帝。

 只剩下新的天命,那便是魏王朝了,那是朕所孜孜不倦所求的,亦將是往後所有大魏皇帝的追求。

 堯舜一身,漢魏一體,今日雖然立魏國,然我等皆曾為漢人,曾為漢臣,亦曾以此為幸,漢業落地,魏業興盛,對歷代漢室先帝,亦當有所敬畏。

 其漢高皇帝、漢惠皇帝、漢文皇帝、漢武皇帝、漢宣皇帝、光武皇帝,皆當供奉祭祀。

 朕今日封故漢帝協為隴西郡公,於隴西國中建立漢廟祭祀,使皇帝鑾駕,一切悉如舊制。”

 曹操的聲音傳出了很遠很遠,祭壇下的群臣皆肅穆而立。

 無論對劉協抱有什麼態度,今日誰的心情能不復雜呢?

 正如當年周王真正覆滅的時候,諸侯心中那種極致的失落。

 儀式結束,曹操漫步在洛陽的皇宮中,他不會在這裡停留很久,長安才是他選定的都城,魏國太子曹昂跟在他的身邊。

 “以後魏國就教給你了。”

 曹操突然說道。

 曹昂張張嘴想要說些什麼,便又聽到自己的父親說道:“我活不長了,我這一代人爭不出什麼來,那就要看下一代了。

 昂兒,你很優秀是大魏最好的繼承人,以後你面對的將會是劉玄德的後人,他的兒子不知道資質如何,但想必沒有伱優秀。

 為父這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能夠勝過劉玄德,無論是打仗的本事,還是文采,他都不如為父。

 你也要勝過劉玄德的兒子才是。”

 曹操說了很多,但句句不離劉玄德,曹昂認真的點頭,他就是這樣的人,溫和謙恭而有力量。

 時間是這世上最偉大的力量。

 洛陽外,伊洛之水悠悠,這裡曾見到多少興衰,周業在此興盛,又在此衰微,如今輪到漢業了。

 一切都會改變,但江河萬古不廢,始終就在那裡。

 ……

 曹操在洛陽接受劉協禪位的消息傳到了楚國中,傳到了劉備耳中。

 劉備的神情很是平靜。

 面對有些擔心他精神狀態的楚國臣子,他反而安慰眾人道:“這難道不是註定的事情嗎?

 劉協就是如此啊。

 難道能夠指望他去為大漢殉國嗎?

 孤從不曾對他有絲毫的盼望,現在也就沒有絲毫的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