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

 公孫瓚卻只覺渾身寒冷,他遠遠的遙遙望著宛如山嶽般沉靜的河北軍。

 中軍大纛下,袁紹昂首而立,幽州鐵騎衝不動,衝不垮那河北軍。

 那種讓公孫瓚感覺很恐怖的錯覺再次出現了。

 袁紹就是他永遠都無法越過的門檻,他甚至開始相信,這世上真的有剋制一說。

 他公孫瓚或許真的不是袁紹的對手,每戰每敗,甚至見不到勝利的希望。

 正在此時,突然有一騎從偏軍來到公孫瓚身邊,那人穿著盔甲,但是臉頰卻略白,一看就是一個文士。

 見到公孫瓚後便高聲道:“公孫將軍,我有一言,您可願意聽嗎?”

 公孫瓚眼神一凝,沉聲道:“慕容先生還請說。”

 那文士便直接道:“將軍麾下騎兵眾多,但是卻不能攻破河北軍的大陣,因為這是用自己的短處去碰河北軍的長處。

 騎兵最大的優勢在於靈活,雖然白馬已沒,但將軍難道就連怎麼使用騎兵也忘記了嗎?

 以將軍的騎兵數量,完全可以不與袁紹相互硬碰硬,而是不斷的去截斷袁紹的糧道。

 他遠道而來幽州,戰線如此的長。

 將軍率一萬騎兵前往截斷糧道,袁紹的軍隊再強一旦沒有了糧草,又有什麼用處呢?”

 公孫瓚聞言只覺自己就好像被人下了巫術一般,作為頂級的騎兵統帥,竟然沒有想到這件事。

 他根本就沒有必要和袁紹在這裡作戰,哪裡有用騎兵能攻破步兵方陣的事例呢?

 不斷的用騎兵去騷擾,然後不斷的去截斷他的糧道,這才是自己應當做的事情。

 公孫瓚的突然變陣,袁紹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但他只是微微皺了皺眉頭,公孫瓚的這種打法他們早就有所準備。

 等到公孫瓚率領著騎兵呼嘯而過,各自散開回到陣地上,然後緩緩退卻準備重新分配作戰任務後,袁紹同樣在盤算著洛燕和曲義到了哪裡,該是牽制公孫瓚大部分兵力的時候了。

 見到公孫瓚聽從自己的意見,那姓氏慕容的文士微微鬆了口氣,他自然是來自燕國,但現在燕國國主才剛剛將國中各郡各家族的兵力集結完畢,才剛剛準備南下。

 若是公孫瓚直接撐不住的話,燕國可能會失去進入幽州的機會。

 慕容對公孫瓚已經快要絕望了,這公孫瓚除了會打仗之外,真的是做什麼都不行。

 若不是燕國國主很是喜歡公孫瓚白馬將軍時的威風,慕容已經準備讓公孫瓚乾脆死在幽州算了。

 ……

 公孫瓚選擇了襲擾袁紹的糧道,而袁紹則一方面防禦公孫瓚的襲擾,一方面開始聯絡幽州士民。

 從數年之前袁紹就一直在聯絡幽州士民,但幽州比較特殊,劉備就是從幽州走出來的,這裡有相當多的劉氏宗親。

 因為有劉虞的存在,即便是袁紹四世三公的威名,在幽州這片地方也不好使。

 但公孫瓚將劉虞殺了。

 徹底給袁紹掃平了聯絡幽州士民的阻礙,除了公孫瓚以及公孫家族的死忠之外。

 無論是那些有家傳經學的士族,還是那些需要軍功維持富貴的豪強,還是普通的百姓,皆對公孫瓚極度不滿,面對袁紹的招攬,投靠了袁紹。

 這些人才是幽州真正的根本,是維護著公孫瓚統治幽州的基石,而現在基石被袁紹釜底抽薪了。

 “本侯在幽州中和袁紹對峙,他袁紹遠道而來,糧草被我所劫,怎麼可能我軍無糧,而袁紹不缺糧?” 軍營之中。

 公孫瓚憤怒的向自己的軍需官發洩著怒火,軍需官只能戰戰兢兢的將糧草單給公孫瓚遞過去。

 公孫瓚接過一看,立刻就發現那些幽州有名的豪族,給自己所捐獻和上交的糧草減少了很多很多。

 尤其是和劉虞時期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頓時怒道:“這些豪強莫非是以為我公孫瓚的刀不利嗎?

 大敵當前,竟然還敢剋扣我軍的糧草,竟然還敢生出二心嗎?”

 他取出筆在名單上畫了幾個圈,然後直接將名單扔回到軍需官身上,厲聲道:“率領軍隊將畫圈的幾個家族滅門,將其家資全部充公。

 不過是一些商人而已,竟然敢在此時和我作對,難道是想要投靠袁紹,求得一份富貴嗎?

 簡直就是做夢!”

 軍需官得令離開大營,隨後一大隊士卒跟著他離開,這些士卒皆是幽州鐵騎,踏破了幽州的豪族之家,隨之而來的便是殺戮以及搶掠。

 炸了!

 整個幽州本就已經矛盾幾乎快要到了頂點。

 豪強望族對公孫瓚的不滿到達了頂點,萬萬沒想到公孫瓚竟然還能玩出這麼一手。

 幾乎搞得整個幽州士族豪強,人人自危。

 若是平時沒有反抗的手段,那沒有辦法只能忍耐,但是現在是什麼情況?

 袁紹袁本初就在幽州之中啊!

 河北軍就在幽州之中啊!

 公孫瓚殺劉虞,幽州豪強不滿。

 劉申跟隨著河北軍回來,那些本就站隊劉虞的人,心向袁紹。

 現在公孫瓚又做出這種事情來。

 救世主近在眼前,誰還願意去忍公孫瓚?

 在對峙了數月之後,在漸漸寒冷的冬天,西北風自遙遠的草原上吹來,掀起烈烈的寒意。

 幽州士族豪強,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反了。

 士族豪強造反是一種什麼體驗?

 那就是公孫瓚陡然之間被斷絕了九成的糧草,甚至就連軍隊都有超過一半控制不住。

 至於他所下發的命令,完全變成了一紙空文。

 在這個士族豪強幾乎壟斷了一切的時代,這就是完全被士族豪強拋棄的下場,幾乎所有的文士都出身自士族豪強,即便是寒門,那也按照那一套規矩來。

 公孫瓚在戰場之上,眼睜睜的看著就連幽州鐵騎都有許多轉而攻擊自己,他如墮冰窖,呢喃著說道:“到底發生了什麼?怎麼所有人都變成了叛逆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

 袁紹卻看的明白,對所有人笑道:“這就是聖人所說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

 幽州士民對我河北大軍,簞食壺漿,迎接我大軍進入幽州。

 而公孫瓚呢?

 他只能倉皇的逃竄,就像是一隻老鼠一樣,不能見到天日之光。

 我要以公孫瓚今日的結局引以為戒啊,絕對不能落到他這樣的地步。

 諸位。

 公孫瓚敗局已定,速速發動大軍,隨本將軍進入幽州!”

 正如袁紹所說,公孫瓚所能夠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逃竄,內外夾擊之下,他只能率領著最後忠於自己的軍隊逃走。

 但公孫瓚萬萬想不到,他一路往東北而逃,卻在半路之上遇到了突然殺出的河北軍。

 正是洛燕和曲義所率領的先登死士以及一千河北騎兵!

 曲義在山裡待的感覺整個人都要發黴了,他左等右等,但是傳來的命令一直都是等待。

 尤其是洛燕一直說:“曲將軍莫急,相信主公率領河北軍能夠擊敗公孫瓚,我們只要截住公孫瓚,這就是最大的功勞了。

 這裡是公孫瓚北逃的必經之地,耐心的等待在這裡,會有我們展現的時機。”

 現在公孫瓚終於來了,曲義再也忍不住,從側翼率領著先登死士衝了出來,而洛燕則率領著一千河北騎兵在旁邊壓陣,伺機擊潰公孫瓚的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