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

 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

 曹操數言,祖祠之外,一片寂靜,年輕人臉色帶著振奮之色,年長一些的人則面面相覷的互相對視幾眼,眼底則是欣賞。

 這世上有一些人,生來就是要成就大業的。

 因為他們有常人所沒有的偉大性格,堅韌不拔、永不言棄的意志,敢於爭先、不畏艱難的品質,都是其中一些。

 曹操就是這樣的人,他有許多做大事的人才能擁有的性格,比如堅持,比如執著。

 這世上大多事從上帝視角去看,應該怎麼做都明明白白,後來者總是能任意的評判一個人的智慧高低。

 但實際上置身於那滿是黑暗迷霧的環境中,不知道前方是機會還是危險,有多少人敢於堅定的去做一件事呢?

 起兵勤王這件事,說說容易,做起來卻難到極點。

 想要組建一支能戰的軍隊,所耗費的資源有多麼龐大,是難以想象的,稱之為吞金獸毫不誇張。

 而且組建了軍隊,總要打仗,獲勝還好說。

 只要戰敗,一切投資都化為烏有,瞬間就賠個底掉精光。

 即便是以曹氏的底蘊,如果組建勤王軍,最多經歷兩次失敗。

 再多的話,整個家族都會破產,家族就是一個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政治經濟集團的複合體,沒有了家資底蘊,家族徹底敗落下去只是時間問題。

 那些頂級的士族為什麼不自己單打獨鬥,而是要扶持諸侯?

 難道是嫌諸侯的權力太大了嗎?

 還是皇位不香呢?

 為什麼不自己一家投資某一路諸侯,而是拉著本郡本州的士族一起投資呢?

 難道是發善心希望其他人來分潤自己的得利和權力嗎?

 當然不是!

 是為了在保證權力分紅的前提下,儘量減少失敗帶來的損失,而且多拉幾家投資,成功的概率更大,投資化為烏有的可能性就越低。

 一家頂級士族都扛不住諸侯的幾次失敗,這毫不誇張。

 按照士族生存法則,曹操這種舉動是不合適的。

 因為曹氏已經不是那種需要把全家性命壓上去的普通豪強了。

 只有那些地位低微的豪強,才會用身家性命去博一個未知的未來。

 但是這就是曹操的魅力所在,他不是一個賭徒,而是明確的告訴人,家族應該做什麼,家族應該怎麼做。

 曹操的話在眾人耳邊響徹,“因為先漢孝成皇帝對家族的愛屋及烏,於是才得以顯貴起來,如今大漢社稷陷於危難之間,家族難道能夠坐視不理嗎?”

 我曹孟德要報效君主,守衛大漢社稷,爾等可願意追隨嗎?

 這震耳欲聾的聲音,就在祖祠之間,之外迴盪,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彷彿曹氏的祖先在說話。

 在質問!

 爾等可還記得,我曹氏因何而興嗎?

 是孝成皇帝啊!

 “願追隨兄長,報效皇帝,捍衛漢室!”

 當第一個兄弟單膝跪在地上,這不僅僅是兄弟之間的禮節,而是臣子對君主的禮節,一切就發生了改變。

 家族最優秀的子弟都願意追隨他,齊聲大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