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

 洛呂韓張蕭這五家起碼真的有實權,有封地,有臣民,不僅僅憑著一張嘴去吹。

 但既然冠上了地方豪門的名字,那自然就有中央豪門作為對應。

 大漢朝權力最頂級的豪門,那還得是世代擔任三公,把持臺曹的那些經學家族。

 這些經學家族學習昭城洛氏的做法,將經學知識、政治資源、存身土地結合起來之後,就形成了經學家族的究極體,經學門閥。

 權力是從下至上的。

 權力和世代三公沒什麼關係。

 權力和清名滿天下同樣沒什麼關係。

 權力只和你能不能給予屬下好處有關係。

 如果不能為屬下帶來好處,不要說四世三公,就算是十世三公也沒用,這就是英侯洛氏不如另外幾個家族顯赫的原因,還是太有原則了。 經學門閥擔任三公九卿等高官,鋪就了一個龐大的關係網和姻親網,造成了壟斷。

 而且這種壟斷目前看起來還難以打破,因為那些有才華的寒門士子,都被吸納進了這種姻親網和關係網中。

 曾經有寒門子弟針對這種情況大聲斥責道:“若天下寒門皆如此,我寒門士子何時才能翻身?”

 然後就有豪門子弟回道:“一介寒門子弟,十三年寒窗,一朝娶得貴女,履任八年,升為兩千石,家族同樣顯赫起來,這不算是翻身嗎?

 我出身豪門,至今不過是個閒職的郎而已,若能選擇,願做一寒門郎。”

 這一番對話造成的影響很大,天下寒門士子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但又說不出來。

 這個故事甚至被洛氏收錄進了《後漢世說之中,還刊行天下。

 洛氏不對這種情況發言,是因為這種姻親網的出現甚至是不可阻擋的。

 隨便去天下拉出一個人,同樣的職位,給自己人還是給外人,都會選擇給自己人。

 這是人的本性,洛氏能說什麼呢?

 直到如今,整個天下,最任人唯親的就是洛氏。

 從邦周時期,先祖素王分封起,姬姓就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國度。

 區別在於,洛氏能保證自己人的能力和品德,而其他家族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