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

 劉詢微微笑了笑,對霍光的懂事表示相當認可。

 十八年!

 劉詢微微抬起頭望著殿中繁複精美的花紋,不知不覺間,他竟然已經做了十八年的皇帝,這十八年之間稱得上是夙興夜寐,一刻不敢或忘身上的職責。

 孝文皇帝時期的一半,這已經是到目前為止所能夠到達的極限了。

 劉詢的目光望向跪坐在殿中,正獨自飲酒的洛青,笑著嘆道:“公子青,朕能有如今這番成績,貴家族所進獻的作物和技藝功不可沒啊!”

 洛氏一直以來都在研究高產作物以及怎麼能夠使每一畝地的產量變高,這種研究基本上是無用功,但是多年的研究自然還是有一些成果的。

 在沒有現代科技的情況下,想要使作物變得高產,那就只有兩條路,要麼它自己基因變異,要麼通過雜交培育新的種子。

 比如高產糧食之一的玉米,它的本體是一個種子包裹在硬殼之中的根莖類植物,但是基因一變異。

 硬殼居然消失了!

 雖然那個時候的玉米只有一排顆粒,但還是成為了一種輔助主食,但是架不住玉米爭氣,不斷進化,很快就變成了有數十排顆粒的現代玉米,成為了高產的主糧作物。

 中原這裡沒有玉米,但是洛氏精心培育之下還是得到了一些產量明顯更高的作物,逐漸在各個主要平原之上鋪開。

 再加上洛氏改良農具、水利,還制定了施肥除蟲的時間,根據曆法為各地制定更加精確的種地時間,收割時間,可以說為大漢朝的農業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否則僅僅十八年怎麼可能達到孝文皇帝末期五成的水平!

 孝文皇帝末期五成的水平放在任何時期都稱得上是盛世了。

 劉詢很清楚這一點,半點沒有居功自傲的心思,他是皇帝,用人本就是他的職責,洛氏獻策,他採用,大家都有功勞,這很好。

 洛青對劉詢同樣很滿意,眼前的這個皇帝除了皇帝本能的多疑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缺點。

 在他看來算是低配版的孝文皇帝。

 洛青微微垂首作揖道:“陛下聖明,這世上常有賢明之臣,不常有賢明之君,大漢有陛下,這是幸事。”

 兩人正說著,一個宦者匆匆跑進,神色焦急。

 ————

 劉旦大帝是一個武功卓越的皇帝,筆者認為古代中國對他過於苛刻,在劉旦大帝之後的皇帝劉詢相比就幸運許多。

 當然,劉詢大帝同樣是一位卓越的皇帝,甚至比劉旦更加的卓越。

 劉詢大帝以他卓絕的政治智慧,高超的政治手腕,謹慎而小心地治理著剛剛大病初癒的帝國,並且成功使它健康起來。

 任何一個能夠在帝國衰微時挽救它的君王都應當被致以最高的尊重。

 何況他挽救帝國的過程是如此的光明,沒有忠誠的臣子死去,沒有人民被殘酷的放棄,沒有為了政治的妥協而拋棄人性的光輝,他是古代中國最卓絕的皇帝之一。——《全球通史·秦漢卷六·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