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

 洛氏只做模範,卻並不嚴格的要求他人去做,就像是邦周的貴族最終墮落,洛氏並不在意。

 因為墮落的貴族終將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洛氏不會去勸,只會去做這個掃除垃圾的人。

 在洛盛的眼中,雖然漢廷已經建立百年,但還處於鼎盛的上升期。

 這比邦周還要強勢,邦周建立七十年的時候,就有了頹勢,還是依靠先祖洛文公才大大的延長了國祚。

 但是現在陡然之間發現,大漢的形勢並沒有自己想象之中的那麼好,各項問題的苗頭都漸漸出現了。

 而且這些問題甚至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明明孝武皇帝時期還都那麼好,難道僅僅是一些天災嗎?

 要知道現在的關中天災根本就不算什麼,一千年前邦周佔據關中的時候,那可是三河斷流,整個關中的生態環境都大變樣,根本就不能容納一個王朝的首都。

 再加上政治原因,周王室不得不退出了那片土地,遷往了河洛之間的洛陽重新定都。

 沒有連綿的大旱,沒有鋪天蓋地的蝗災,沒有連續的地震,最重要的是沒有大河決口改道,對一個王朝來說,區區影響上萬頃農田的洪水,根本就不算什麼。

 “劉旦。”

 洛盛唸叨著這個名字,“一個擅長武事的皇帝,出現在現在這個時期,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洛盛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他不是那些智慧通天的先祖,治國理政沒有一項達到90,他之所以能夠成為昭公繼承人,僅僅是因為嫡長子,其他嫡系同樣平平無奇罷了。

 這世上從來就不缺少頓悟的人才,從來就不缺少改邪歸正的人,同樣,曾經卓絕的人,因為某些打擊變得昏聵起來的事,同樣不少見。

 皇帝劉旦現在喜歡武事,誰能保證他永遠都這樣呢?

 ————

 嚴重的土地兼併是古代王朝衰落和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地兼併導致為國家,或者說為皇室納稅和服役的自由農減少,造成財政困難,最終在大型公共工程的維護上不能投入,在戰爭中不能籌集軍費,國家的軍政逐漸衰落,但這不是漢王朝的衰落原因。

 漢王朝擁有良好的建國基礎,在建國一百年時,土地兼併問題都不嚴重,而且由於流封建制度的存在,一朝天子一朝諸侯王,王國隨時可能會替換,多不過三代就除國,列侯國時間雖然久遠,但是根據軍事部署需要,同樣會大規模改封,王侯對土地兼併的需求並不大。

 而且漢王朝對王侯封國大小有嚴格規定,按照封國大小會調整賦稅和徭役的收取,所以王侯國內的土地兼併,並不影響國家的動員能力和王朝稅收。

 但就在這種良好的形勢之中,皇室竟然在打擊自己的基本盤關中,這種難以置信的人禍,再加上天災的頻頻光顧,最終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結果。——《漢王朝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