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292章 我在紅塵,不能超然

 那就一切都合理了,想要成為攝政怎麼能和皇室不親近呢,怎麼能不取得皇室信任呢?

 洛氏雖然政治信譽極高,但即便皇帝相信洛氏不會造反,不會篡權。

 但問題是,我不認識你啊,為什麼要給予你這麼大的權力?

 把皇室的生死操持在政治信任上?

 明君不會這樣做。

 昏君根本不相信政治信譽這種東西,同樣不會這樣做。

 洛亦和洛新分別獲得了劉邦和呂雉的信任,都有成為攝政的前提條件,劉邦崩後,請洛亦去照料劉如意,他沒了攝政的基礎。

 但洛新不一樣,不僅僅呂雉信任他,劉盈同樣信任他,這是他最大的優勢。

 即便由於身份的關係,洛新不可能達到呂雉合法性這麼高的攝政成就。

 但本來洛氏歷史上的三次攝政之中,雖然都是大權獨攬,但只有素王是真正的攝政,假天子。

 文公是藉由攝政會議,宣公則是藉助姬姓諸侯之力,和素王相比較起來,權力大小差不多,但合法性差得遠了。

 洛新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即便拿不到攝政的名義,但不可動搖的單獨輔佐皇帝的權力一定要有。

 兄妹二人在府前分別,洛採和韓信望著洛新漸漸離去的身影,韓信讚歎道:“兄長真是人傑啊,這大概就是洛氏長盛不衰卻受世人崇敬的緣由了。”

 洛採神采飛揚道:“這就是家族要的公平,洛氏子生來就擁有權力,自然就不能逃避這塵世的束縛。

 正是有兄長這樣宛如參天大樹一樣的人庇護,人世間才有了昭城和洛村這樣的超然之地,能夠讓妾身這樣的人,遠離這些繁雜紛擾。”

 洛新坐在馬車之中,閉目開始思索這些時日造訪的諸多功臣,又回想起呂雉這些時日面見各家女眷對她們的評價,再回想起劉盈的性格。

 “性格過於剛強的不能要,醜的不要,皇帝定然發自內心的牴觸,呂氏的排除掉,再出一任皇后就真的不容易退場了,酇侯、留侯權勢太大了,過於獨的不能要,不能為皇帝帶來助力。”

 洛新一個個排除著候選項,大漢這一百多個徹侯他翻來覆去的看,看來看去還是覺得外甥女韓嫣最好。

 隨著馬車越來越臨近宮門,洛新最終還是在心中劃定了幾家,走進了皇宮之中。

 ————

 貫穿整個古代王朝政治的矛盾有兩條,即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以及中央內部的矛盾。

 在周王朝,中央內部的矛盾表現為周天子與幾內諸侯的矛盾,洛文公執政時極大的緩解了這方面的問題,在漢王朝則表現為皇室與開國功臣集團之間的關係,雙方在合作的基礎之上,都在互相試探對方的底線。

 東阿侯洛新史載他是仁善之人,擅長治國富民,不善於權術,但從他在呂后攝政期間的表現來看,他的權術水平是過關的,他與呂后兩人配合默契,在壓制功臣集團過多侵吞皇室權力的基礎上,團結了功臣集團,避免了因為不必要的內耗,而影響休養生息的國策。

 呂雉與洛新這一對君臣的執政能力,在整個漢王朝的歷史上,是名列前茅的。——《漢王朝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