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285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

 群臣三拜,攝政與天子一拜,這是從素王時期就傳下來的規矩,由洛亦在劉邦時代帶入漢王朝。

 先是洛新向太后,皇帝,群臣彙報這一段時間的工作。

 在洛陵前往草原重創匈奴,劉邦平定英布叛亂之後,大漢既無外患,又無內憂,內部各個諸侯王與漢廷關係親近,開國功臣集團強勢的情況下,整個天下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和平,再也沒有戰事。

 “太后足不出房舍,而天下晏然。”

 洛新用一句稱讚作為彙報的結尾,然後回到坐席上,呂雉笑道:“東阿侯所言,眾卿都聽清了,可有所言?”

 能拿到這裡說的,基本上都是處理妥帖的,漢初豪華的能臣集團,處理這些事還算是手到擒來。

 呂雉見到沒人發言,決定開始拋出洛辰的獻策。

 “先帝創業十三年崩殂,朕攝大政,眼見天下失序,心憂不已。

 但是如今的大漢,有丞相左右尊卑不分,郡守國相上下不分,關中之郡,山東之國,輕重不分,朕要重新釐定上下,調和陰陽。

 這天下之間難道有主幹不茁壯,卻枝繁葉茂的嗎?

 這天下之間難道有支流比大江大河還要充沛的嗎?

 想必是沒有的。

 天子是諸夏的共主,皇帝是大漢的主人,一切內服王侯都從皇帝而出,一切外服王侯都向天子納貢。

 大漢承接了周的天命,素王曾經說,周族雖然古老,但卻揹負著革新的天命,現在的大漢同樣如此。

 邦周時,三公是如同公爵一樣尊貴的,位在眾多的姬姓宗親諸侯之上,大漢同樣應當如此。

 天子之位,至尊至貴,承天受命,是天下萬民之父,是諸夏共主。 佐天子者,稱大丞相,位在內外服諸王侯公卿百官之上,金印金綬,食萬五千石。

 佐皇帝者,稱丞相,位在諸王侯公卿百官之上,金印紫綬,食萬石。

 佐丞相者,御史大夫,同諸侯王及萬戶徹侯,位在徹侯百官之上,銀印紫綬。

 裁撤太尉,以大將軍為尊,位比御史大夫,銀印紫綬。

 九卿職能駁雜,多有推諉,天下疲憊,不可如此,朕之後會重新劃分,務必使權責清晰,同徹侯,銀印青綬。

 王國相銀印青綬,但位在九卿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