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232章 明攻洛陽,暗破武關

 邯鄲王和臨淄王都是名將,即便是放在大秦一統天下的歲月之中也足以顯貴,但是現在卻慘敗。

 眾卿,這是為什麼呢?”

 扶蘇失神之下說出的這番話讓滿殿群臣都有些臉色泛白,實在是越想越心驚,距離大秦一統天下才多久,之前戰無不勝的大秦軍隊就連續遭遇巨大的失敗,之前盡是無能之輩的山東諸國就英才輩出。

 所有人都不可抑制的想到了洛氏發出的檄文。

 橫行暴法,上天厭棄,氣數已盡,再也沒有比這個更令人恐懼的事情了。

 “陛下!

 這天下雖有氣數一說,但是自您即位以來,大秦國勢漸漸有了起色,至少關中之民還是願意支持您的。”

 扶蘇聞言稍微振奮了一點,他的仁政或許不可能透過重重的官吏遍及整個大秦,但是影響咸陽城周圍還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他雖然因為慘烈的失敗導致意志有些消沉,但是卻沒有想過放棄,他不僅僅是為了大秦,還是為了天下。

 孟雲子活著的時候就時常對他說,要做個仁君,將天下人從繁重的秦法之中解脫出來,現在孟雲子死了,但是扶蘇卻沒有改變自己的志向,他還是如同原來那樣。

 “給邯鄲王和臨淄王回信,能守則守,不能守則撤回函谷關,關中之地有天險,有數百萬生民,我們還能戰。”

 雖然章邯和蒙恬遭遇了巨大的失敗,但是扶蘇知道並不是章邯和蒙恬無能,他們兩人的能力在過去已經展現過了,就算是治兩人的罪,數遍秦廷也找不到比這兩個人還要強的將領。

 章邯收到扶蘇的回信,心中大定,只要咸陽還願意支持他,他就還能有翻盤的希望,天下大糧倉基本上還都在大秦手中,他耗也能耗死山東諸侯。

 劉邦率領軍隊佯裝要出南陽,往洛陽走,去截斷滎陽的糧道,這也在蒙恬和章邯的預料之內,蒙恬率領著軍隊在洛陽一帶構築防線。

 但是他不知道,這些前往洛陽的士兵都是剛剛招募的新兵,完全就是幌子。

 這是韓信所使的計策,虛兵拖住蒙恬和章邯的腳步,甚至迷惑山東諸侯,讓他們不要著急攻破函谷關,暗地裡則直接率領著真正的精銳大軍攻取武關。

 隨著時間的流逝,函谷關的地位漸漸降低,武關的重要性則逐漸提升,扶蘇自然在這裡安置了自己信任的嬴姓公族子弟作為鎮守。

 面對突然而至宛若天兵的劉邦軍隊驚恐不已,倉促之間組織防禦,很快就被韓信和劉邦一眾悍勇的舊人攻了下來。

 但是韓信卻實在是高興不起來,整整兩萬人死在了這一場攻城戰之中,之前打蒙恬殲滅戰都沒有這麼大的傷亡。

 劉邦後怕道:“大將軍之前說季會將大部分軍力折損在武關之下,季還半信半疑,今日見到大將軍指揮攻城,才知道還是恭維季了,真要是按照當日的實力來攻,定然要喋血武關不能進。”

 遠比戰勝蒙恬之前強大的實力,加上遠超劉邦指揮能力的韓信用兵,再加上出其不意的偷襲,三者迭加起來還遭受了不小的傷亡,若是按照之前的計劃,真的會傷亡慘重或許還沒有什麼進展。

 張良頗有些可惜的說道:“若是之前的武關鎮守,良有把握兵不血刃拿下武關,但是帝扶蘇即位之後,很多重要關隘都換了人。”

 張良當年刺殺秦始皇還能沒事到處跑,就是依靠著朋友多,他對秦王朝內部很多人也有很深的瞭解,只可惜扶蘇的上位讓他很多安排都化為了泡影。

 韓信很快就從武關的軍隊之中抽調了一部分補充自己的兵力,他並不擔心這些秦人會反叛,因為他所挑選的都是家人不在關中的,甚至有一些就在武關之中,控制了士卒的家人就控制了士卒,在非常時期這是非常好用的方法。

 劉邦聽從了張良的建議,又詢問了韓信的意見,決定乘著武關陷落的消息還沒有傳到咸陽時,直接輕裝簡行直撲咸陽。

 咸陽城的城牆基本上相當於沒有,劉邦稱王大業的最後一步是擊潰部署在藍田的大營,那是除了王宮禁衛之外最後的抵抗力量,只要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藍田大營,帝扶蘇就只能出降或者自殺。

 所有人都知道這就是最關鍵的時刻了,距離劉邦封關中王只剩下一場戰爭,只要這一場戰爭勝了,他們這些昔年的黔首小民,就能跟著劉邦雞犬升天。

 王侯將相之位,就在眼前了。

 ————

 及淮陰破蒙恬,高祖欲破武關,聞邯鄲大捷,又欲連籍同攻章邯、蒙恬。

 英侯曰:“章邯蒙恬不過小卒,擒賊擒王,破武關,入關中,扶蘇亡,邯恬卒,以力迫之,非智者所為。”

 高祖乃以淮陰為將,明攻洛陽,以卸其備,暗使精兵旦夕至武關下,一日破之,入關中。——《史記·高祖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