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125章 魏卿之死

 “王上,此番大敗,臣有罪,唯有以死謝之,才算不辜負您的恩情。

 大戰數月,臣觀魏國不僅僅是武卒強橫無比,其國力同樣超過楚國。

 魏國軍中,多有天才之人,遠勝我軍將領,這大概就是二十年來,從列國之中流入魏國的人才。

 反觀我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是出自各個不同的封君,調度起來極是艱難,而且統兵之人,幾乎全都是貴族,這些貴族之中無能之輩甚多,不堪大用。

 王上,楚國現在稱雄天下靠的是廣袤的人口。

 但是一旦列國紛紛變法,尤其是齊國和秦國這種大國,那麼沒有變法的楚國就一定會處於劣勢。

 您是睿智英明的聖王,如果您都不能變法的話,難道日後的君王還能夠成功嗎?

 臣願意用一身骨血,將魏國的軍隊拖在這裡,為您和楚國爭取和談的機會,只要還能保住楚國的社稷,一切就還來得及。

 臣言盡於此,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在黃泉之下聽到楚國承天受命的消息,也算是不負先祖所託。”

 項印將信送出之後有些發呆,他是項氏的族長,整個楚國之中權力比他大的只有楚王和國相,楚王對他是非常信任的,正是因為如此,項印才明白自己不能回去。

 他必須死在這裡,死在魏國手中,這樣才能證明魏國的強大,這樣楚王推行新法,反對的聲音才會少。

 楚王收到信的時候,手同樣在抖,他明白項印的意思,“司馬,何至於此啊!

 難道寡人還不能壓服國中貴族的聲音嗎?竟然要您賠上一條性命。”

 但是回想起二十年前和舅父的商議,他又有些無力。

 楚國的貴族階層實在是太強大了,遠遠不是魏國所能相比的。

 所以魏侯卿能夠輕易的壓服國中的反對力量,但是楚王望著大殿之中那些忠誠的貴族卻心中猶疑,他不知道如果自己變法,會不會直接被這些貴族殺死。

 但是想到決意赴死的項印,楚王下定了決心,縱然是死,也一定要變法。

 項印率領著精銳斷後,讓大量的潰兵能夠越過漢水重新組織防禦,只要能夠堅壁清野,然後在城中堅守,遠道而來的魏國定然是要退卻的。 魏侯卿望著項印親自披堅執銳,帶著項氏的精兵將魏武卒暫時攔下來,即使是他這種人也不禁感慨道:“楚國項氏,真是有洛氏之風啊,拿下項印人頭,孤重重有賞。

 半月之內,如果不能攻破漢水防線,那就直接離開,撤往南陽。”

 魏侯卿拿得起放得下,他本就沒想要一戰攻滅楚國,如果這樣擊潰楚國,那豈不是將巴蜀拱手讓給了秦國,他的目標是讓巴蜀成為兩國之間的絞肉機,不是要給秦國福利。

 所以打擊楚國是必要的,但是打擊到什麼程度,還要看秦國的實力。

 秦國若是知道魏侯卿的想法,一定會慶幸自己沒有東出,否則魏侯卿絕對不介意再給秦國來一記正義的背刺。

 魏侯卿預計的半月時間,光是攻破項印就花費了十日,再往南去還要行軍,已經不可能成功,想到此戰過後,楚國實力大損,已經沒有能力再與魏國爭雄,於是直接返回。

 隨著正面戰場的結束,巴蜀平原之上的戰爭同樣漸漸地進入了尾聲,楚國丟下了不少的城池,退守到堅城之中。

 但這並不是楚國徹底放棄了這一塊大平原,而是現在楚國之中混亂,大量的物資堆積在正面陣地上,防止魏國再次進攻。

 一旦確定魏國不再返回,楚國就要和秦國拼命!

 失去了南陽,絕對不能再失去蜀國。

 趙魏韓三國聯軍浩浩湯湯的向著王畿而去,但是到了王畿之外,卻見到天子之軍,早已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