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118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

 這些時日兒臣和許多墨者研究墨家工具之時,創造出了一種新的犁。

 這種犁使用起來很是省力,使用牛耕,能夠在過往那些耕作較為艱難的土地上使用,而且效率還要比人高。

 這些年家族之中對曆法逐漸進行微調,完整的歷法快要出現了。

 研究改進現在的種田技藝,現在兒臣又和墨家搞出了新的農具,這是農事將要大發展的徵兆。

 農是天下的根本,若是能夠將新犁在天下之間推行,豈不是可以開墾更多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口。

 先祖素王說過,諸夏擁有更多適宜耕作和出產青銅的土地,就能長盛不衰。

 所以素王開創分封,到了現在,天下之間最適宜耕作的土地都在諸夏手中,所以四方的蠻夷都漸漸湮滅。

 終有一日土地的開拓會停止,那麼就要在每一塊已經開拓的土地之上深耕,若是諸夏有一萬萬的人口,那該是何等興盛的景象呢?” 牛耕已經出現不短的時間,但是青銅的確不適合作為農具,還不算是太過廣泛。

 直到鐵器的出現,雖然現在冶鐵技術不行,但是作為農具還是很好用的。

 新犁的出現,洛氏同時還在改進天文曆法,能夠讓農時變得更加準確。

 公子清是洛國公室之中對農事最關注的人,現在真的是很振奮。

 他認為素王的禮之所以那麼完美的讓邦周天命延續數百年,根源就在於素王的禮能夠讓所有人各安其位,使得天下總是能夠有足夠多的糧食供應國人。

 國人安穩,邦周就安穩。

 “現在諸夏的人口越來越多,而且人口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

 但是開墾一塊可以出產糧食的土地卻並不容易,現在有了新的便利的工具,想必可以加快速度了。”

 洛長笑道:“那便去看看你說的新犁,若是真有大用,應當記錄在典籍之中。

 如同上古的燧人氏和有巢氏一般流傳千古,讓後人知曉,有這樣一群先賢,為諸夏子民開拓前路。”

 在昭城之外,有一座專屬於洛氏的莊園,洛長和洛清兩人在衛隊的保護之下來到這裡。

 在一塊農田之中圍著很多的人,一半的人穿著墨者的服飾,另外一半則是士子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