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能咋辦嘛 作品

第105章 巍巍皇城遇郡王

 離皇城不遠的地方,佇立著一排排方塊兒似的磚房。 

 這些房屋看著不起眼,但阿泠聽劉慕說,這些叫“工廠”的建築,不知養活了多少人,給人族朝廷貢獻了驚人的收入。 

 說起這樁,劉慕的臉上都是自豪:“諸如你見過的,錢包、身份證等等,都是從這工廠內產出來的。” 

 阿泠看過去,正好遠遠地看見一輛輛馬車運載獸皮和原木進了工廠。 

 而後,劉慕又說,在這工廠裡邊勞作的,絕大部分都是因為戰亂或者天災失去家園的人。 

 工廠的出現帶給這些人重新來過的機會,因為邊山郡王開辦的這些廠不會考慮出身,也不管你是何人。 

 只要你踏實肯幹,能最起碼地完成勞作,就能在這裡獲得回報。 

 且多勞多得,按一個人每天的產出量,便能獲得相應的銀錢。為了防止有些人為了銀錢罔顧身體,劉慕還僱傭了普通大夫和靈脩來進行監管,過於勞累的,便不允許再工作了,強制休息。 

 創立之初,這樣的制度震驚了整個皇城,湧入工廠的窮苦人越來越多,供不應求。 

 好在劉慕“發明”的那些小玩意不僅在甫來大受歡迎,諸如錢包之類的物件甚至還遠銷他國,緊俏的貨物和大量的收入讓他回過頭來又加設工廠,提供更多的機會給需要謀生的人群。 

 馬車路過了工廠,此時正值正午,阿泠剛好遇上工廠放飯。 

 汗流浹背的人們圍坐在工廠外,他們一手端著饅頭,一手端著熱粥,雖是粗茶淡飯,卻一分錢都不用花,每個人的臉上沒有太多疲憊,更多的是洋溢幸福的笑容。 

 在一座工廠的門口,鋪設著一張大桌,上邊有兩個大桶。 

 一個桶裡裝著白花花的面饃,另一個散發熱氣的,應當就是香噴暖胃的熱粥。 

 “現在條件還有限,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劉慕嘆了口氣,看他們吃白饃就粥,臉上有些愧疚。 

 阿泠看著那些人,覺得他們臉上的笑容作不得假,當即就說,劉兄已經做的很好了。 

 如果沒有這些工廠,這些人會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四處顛沛流離,最終被另一個“吳究”和麵具圈養? 

 劉慕給他們的,不僅是一份養家餬口的營生,且是容身之所。 

 這就比這世上絕大多數人要好得多。 

 馬車經過工廠時,人群中有眼尖的發現了劉慕,於是所有人都立刻放下手中飯碗吃食,紛紛歡呼著將馬車團團圍住。 

 這樣的熱情讓馬車外的阿泠都吃了一驚,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崇敬,他們熱情十足地朝劉慕伸著手,希望能夠得到這位仁王的回應。 

 就連劉慕也無法應對這麼多人的熱情,最終還是阿泠代他出面,運足了靈蘊吼一嗓子,讓大家注意些安全別將馬車圍起來,當心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