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拾月 作品

第187章 成長

 小時候山區長大的孩子,都有一股韌勁,或者是不服輸的性格,總是想著自己可以有一天走出大山去外面看看,也正是小時候覺得家裡的交通實在是不方便,也就想著長大後一定得去外面的大城市看看。 

 記憶裡那會的家庭都會經歷一些又一些事,然後才會平安而且慢慢的度過,在我的印象裡,生病是我們那會認為最大的事了,因為印象裡爺爺也是生病離開的,爺爺離開的時候,醫生還在家裡,都還沒出門,爺爺就走了。 

 後來再大一點點,外婆因為癌症也痛著離開了,外婆離開的時候瘦的都不像外婆了,外婆說話一直輕聲細語,心裡一直有外婆的樣子,可是生病還是無情的把她奪走了。 

 後來印象裡,經歷了兩次大事,讓我慢慢的開始懂事了,也開始比原來更體貼父母了,覺得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家裡一直喝院子裡面的井水,不知道我們是不是都遺傳了家裡的易結石體質,也就讓那會才三十多歲的爸爸經歷了石頭開刀的辛苦。 

 那會依稀還記得,爸爸半夜石頭痛,整個人蜷縮著,疼得受不了了,原來醫療也不怎麼發達,連止疼藥都少,就靠著自己硬扛著,爸爸的衣服痛得全部汗溼了,然後那一個晚上一直聽見爸爸難受得聲音。 

 第二天一大早,媽媽和爸爸就坐上了去縣城的大巴,然後準備去縣城看看,畢竟疼了一個晚上,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一頓檢查下來發現是結石把輸尿管堵住了,那會沒有碎石的技術,只能通過手術治療了。 

 後來給爸爸主刀的是醫院裡面一位年輕有為的主任醫生,緊張的手術進行了幾個小時,等推出來以後,媽媽的心終於開始定了一些,然後家裡開始四處借錢,醫院需要交很多的住院費和手術費用,還有傷口恢復的費用。 

 那會家裡是外公帶著錢下來了,外公開始在家裡帶我們了,幫著田裡和土裡打理,外公每一天都很忙的,外公一直是個細緻乾淨整潔的人,家裡的土只要是外公弄的,都跟用篩子篩過一樣,好像連菜地裡面的土粗細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