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拾月 作品

第130章 經驗

 有時候我跑步或者打籃球累了,我會坐在學校操場下面的臺階上,看著校園裡面來來往往的人,內心也會陷入了沉思,有些也是校園情侶,天天在一起,一起學習,一起吃飯,而更多的也會彼此鬧矛盾,然後誰都不理誰,到最後兩個人連陌生人都不如了。 

 也有些同學,前面幾天兩個人鬧著矛盾,然後各自不理對方,過了幾天又重新原諒對方,然後兩個人又開始說說笑笑了,還有些更理解不了,前面幾天鬧矛盾,過了些天又換了一個陪在身邊的人,好像生活裡每天都在上演著各自的青春故事。 

 記得那會我們班上有個女生,長得很一般,到了青春期愛打扮,去學校外面的理髮店做頭髮了,做了個捲髮,然後上了大黃色,沒兩天班主任同知同學家長,帶著回去把頭髮復原了,後來高二開始學校有專門的特長生了,有些同學是學畫畫的,有些是舞蹈專業的,還有主持人和編導專業的,藝術生都個性張揚些。 

 後來學校就完全放任了藝術生的穿著打扮了,只要不是特別過分,也就不說了,特長班的孩子女生普遍都喜歡做頭髮,也喜歡散發,藝術生長期需要外出學習,在學校的時間一般都是隻有上文化課,那個年代學校的特長生,百分之九十的都是縣城的孩子,又或者是家裡條件優渥的孩子。 

 因為一般的普通家庭,是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撐去做好藝術生的培養。藝術生基本上高三就在省城培訓備考了,在學校呆的時間就很少了,也是那會的我們不太明白,原來有些起點真的不一樣,城裡的孩子大部分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特長了,加上省城的師資力量雄厚,更多好的教學經驗,而我們農村的孩子,基本上要學特長也是高中才開始。 

 縣城的孩子稍微早些,好多是從初中開始學特長,這也就是教育之間的差距,只是在我們那會,根本看不到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只是覺得我在我們學校算很優秀的,並沒有看見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直到一次次的專業考試,然後不斷地刷人下來,我們才知道,原來好多事是我們想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