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拾月 作品

第7章 小婉放學後的生活

 我們小時候家家戶戶都種了很多田地,還有茶園和果園,勤勞的爸媽開墾了很多荒地,種了很多茶葉樹,每到春天就開始採茶,炒茶葉的火候很重要,前後要炒三次,每次炒完,就放簸箕上,然後用合適的力度揉搓,直至茶葉慢慢的出汁水,然後返鍋繼續翻炒,反覆兩次,最後把茶葉烘乾,裝袋,賣成品茶葉,媽媽心細,做出來的茶葉鄰里都誇不絕口,每年都可以貼補下家用。 

 那會的我們放學回家,書包一放,就背個竹簍上山採茶,看見有花朵,就隨手摘根芒箕,把中間的芯抽出來,做成吸管,然後可以吸上甜甜的花蜜,那會對於很少有糖吃的年代,也是種純天然的花糖。一邊摘茶葉,從這棵茶葉樹跑到那棵樹,只要哪棵樹上的茶葉新芽長,我們就在哪。 

 芒箕,是一種野生的植物,屬於蕨類,小時候用鐮刀割下,一捆捆揹回家,做引火的柴,這種植物,你割了以後,第二年又瘋長,撿柴和割芒箕、撿松樹葉,也成了我們放學後的一部分,偶爾還撿些菌子回來,山上摘點野果。 

 野果成了我們那會的水果,什麼季節,山上的野山楂熟了,什麼季節野生獼猴桃又可以摘了,什麼季節茶泡和茶耳又可以吃了,那會我們就是一個小小的野生果子百科書,知道哪裡的果子哪個季節熟了,知道哪棵樹在山上的哪個位置,都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