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劍傾城 作品

第39章 武無止境,自然是有。

 寶物有緣者得之,強求不來,許多修真者不明其理,無緣,得之也會失去。 

 有得必有失,災禍橫飛,災難連連,丟了性命卻不知為何。 

 蘇謹言是大氣緣之人,蘇謹言想拜老周頭為師,老周頭如南宮文軒一樣大搖其頭。 

 老爺子講的同樣如南宮文軒一樣,兩人並無師徒緣分。 

 蘇謹言並沒有太大失望,老爺子與他無師徒緣分,卻有爺孫緣分,老周頭自會教授與他。 

 師傅領進門,修行還是得靠個人。 

 老周頭告訴蘇謹言,這世界很大,大的他無法想象,而水卻佔了七成,陸地只佔三成。 

 國家千千萬,多的數不清楚,這宋國、金國、元國、遼國,越西國只是千千萬萬國家的一個,這些國家的地域對於這片世界來說只是一粒微塵。 

 老周頭叮囑蘇謹言,多修煉白衣儒士所授之法,境界的提升不急,樓房之高起於基,萬丈之高始於一,練功同理,基礎必須打牢。 

 這劍法要勤練,熟能生巧,勤能補拙。 

 何為劍修?以劍為主兵器的修真者,是也不是。 

 拿一把劍,連本命飛劍都沒有,何談劍修?有了本命飛劍,卻沒有信念和精神,又何談劍修? 

 劍修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和精神。 

 以劍為主兵器的修真者是劍修,無信念和精神又何談劍修? 

 因而,是也不是。 

 劍修,養劍、修心;唯劍、唯心。 

 劍修如武者,儒家,佛家,道家一樣,有等級境界之分。 

 劍徒:能夠使用劍芒者,而在劍芒的基礎上,讓劍氣外放、劍氣離體者為劍徒; 

 當能夠劍氣化形、劍芒擬獸則為大劍徒。 

 劍師:能夠感悟到劍勢者,而在劍勢的基礎上,能夠借人勢、借劍仙、劍神之勢者為劍師; 

 而能夠借地之利、借天之威者則為大劍師。 

 劍仙:能夠感悟到劍意者,而在劍意的基礎上,衍生出一種極致劍意,則為劍仙; 

 當能夠達到多種劍意的領悟後,則為大劍仙。 

 劍神:將自己部分的劍意整合,形成屬於自己的劍心,則是劍神; 

 而能將所有劍意徹底融入一體的劍神則為大劍神。 

 這個世界能修至大劍師者不多,劍仙者更是稀少,廖廖無幾,大劍仙者暫時沒聽說有,劍神那就別談了,皆因天地靈氣不足,修煉資源不夠。 

 劍仙,劍神。蘇謹言聽到此,便出口相問,真的有神仙嗎? 

 老周頭笑著告訴他,神仙,硬要說神仙,修到這種境界的修真者,還真可以稱為神仙,若不然何有劍仙,劍神之說。 

 蘇謹言很是好奇,是否有更高的境界。 

 老周頭不知,可他相信有。 

 蘇謹言也相信有,武無止境,自然是有的。 

 老周頭讓蘇謹言習練劍術,乃是他對蘇謹言的話語有所猜測。 

 確切來說是對白衣儒士的話有推敲。 

 當蘇謹言問白衣儒士無劍怎可練,白衣修士回了一句,蘇謹言命中當可擁有,白衣修士手指蘇謹言的額頭上,隨之蘇謹言頭痛欲絕昏了過去。 

 這一切的一切不由得讓老周頭懷疑,蘇謹言已經有了本命飛劍。 

 老周頭讓蘇謹言道,儒,武兼修。蘇謹言有些心動,蘇謹言雖文墨超群,可其實他對儒修的體系不那麼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