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劍傾城 作品

第1章 亂世之道,謀求生計。

 蘇謹言拿到桃木劍,愛不釋手,亂舞桃木劍,逗得蘇林哈哈大笑,小孩子愛玩,男孩子愛刀劍是天性。 

 誰也不會用劍,亂舞就亂舞吧!又不是習練劍術。 

 可令蘇林沒想到的,自從蘇謹言有了桃木劍,舞劍成了習慣,十三歲來從未停過,父母去世,料理好後事,仍是會舞一下劍。 

 蘇林看不懂,倒也覺得蘇謹言舞劍舞得越來越有模樣,有一種輕靈飄逸之感。 

 蘇林心中暗叫,還真是個天才,可惜,家道中落,請不起劍師教導。 

 開始經營書店,蘇謹言心裡頭還是有些打鼓的,無它手藝,不開書店也不行,總不能坐吃山空。 

 好在自家房子就在曹門大街,一進三門還帶個小院。 

 蘇謹言八歲時,父親勞疾而逝。禍不單行,半年後,母親思念父親而成疾,躺床半月就闔眼追隨父親而去。 

 蘇謹言自是傷心,可不覺得可憐,亂世之中,小小年紀,早已見慣生死離別。 

 再者,他眼中的父母慈愛,他們倆相親相愛,那些時日,他們是幸福的。 

 這個門院,父母在時,是個麵館,父母離去,以林伯的手藝,客人是越來越少,自是不得已,十三歲的蘇謹言把麵館改成了祥林雅舍。 

 可也讓父母留下的銀兩不多,還能讓他和老管家蘇林吃上個半年。 

 蘇謹言心裡怎能不打鼓,亂世之道,誰有閒情雅緻逛書店,還跑來買字畫,他蘇謹言描寫的字畫。當然,也有他自作的詩詞及他自臨的畫卷。 

 這要是一年半載不開張,他和老管家蘇林可不是餓肚子的事了。搞個不好,賠得連落腳睡覺之地也無。 

 祥林雅舍開張時,老管家蘇林燃了一串小鞭炮,引來不少人駐足書店門前,指指點點。 

 無人進店,老管家蘇林的臉黑如鍋底,並非擔心無人進店買字畫,實乃門前之人議論他家少爺是個讀書讀壞了腦子的傻子。 

 這年程除了傻子開書店,像蘇謹言這樣的處境開書店不是傻子是什麼呢? 

 老管家自是生悶氣,犯不著和這些無知之人爭辯。他家少爺自少時開智,讀書十二年,博覽群書,胸有文墨。十三歲的年紀,做事有條有理,頭腦清晰,怎會是傻子呢? 

 可這書店的生意在這塵世確也難做,老管家蘇林認為全靠運氣吧!不管怎樣?少爺做事,他是力挺的。 

 或許,老天爺也有睜眼的時候,又或許禍已雙至,福運微來。 

 門前大夥七嘴八舌之際,有兩位十七八歲的少年走進了祥林書店,衣著華麗。 

 門前之人見二人進店,一大群人像有默契一樣,皆而閉嘴不談,卻也沒挪動腳步,有的甚至伸長了脖子睜大了眼睛往書店內張望。 

 蕭暮雨和唐子規進得祥林雅舍,他們倆皆是瞅了一眼店主人,便朝書架而去。 

 蕭暮雨和唐子規皆為金服穿戴,蘇謹言雖談不上大志報國,可對於金人,這心裡還是談不上好感,畢竟是金人讓北宋滅亡,他成了亡國之徒。 

 進店是客,蘇謹言雖心裡不痛快,可並未顯在臉上,一抹春風,少年老成,看兩位金服少年進店觀字畫,他收回了目光,捧起了手中的《武林外史》。 

 當蕭暮雨和唐子規往祥林雅舍行來時,管家蘇林臉上是堆滿了笑容,熱情招待的。蕭暮雨說不讓陪著,他們自己進店瞧瞧,管家蘇林才止步門前,準備再次笑臉相迎客人。 

 這話,蘇謹言自是聽到,即使沒聽到,蘇謹言認為此時對兩位金人的態度已是最高禮節。 

 即使無報國之志,少年傲氣,見到金人心裡多少是有些不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