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走神了 作品

第188章 倚門長待的執著和固守倉庫的執著

 趙二識字,他從軍後乾的活兒就是收屍,準確些說是記錄戰死士兵屍體上存放的遺書遺言或物品。 

 雖然他心裡想的是上陣殺敵,他乾的這活兒甚至都不如火頭兵,他總覺得在軍中抬不起頭來。 

 但還是老老實實,認認真真的幹著。喇叭溝出事後,他照例被叫了去。他們二十個人開始幹活,一人揹著一個大竹筐,裡面是紙墨筆,主要是粗麻紙。 

 幹得多了,他幹活的速度就快了,不像最初畏手畏腳的,腦子也亂,整理不出個頭緒。 

 如今他能夠快速的翻揀出重要信息,提煉出簡明扼要的字句,對著部隊的編號和士兵身上的編號姓名,飛快的記錄。 

 士兵衣服上的姓名都是領衣服時由軍中主簿拿特殊的油墨寫上去的,極難洗掉。 

 一般來說,趙二一天可以收錄約一百二十名士兵遺骸上的遺言遺物,他記錄完了,會做個標記,抬屍埋屍的兄弟們會將屍骨搬走。 

 也有些屍體上,除了名字什麼也沒有,這個時候趙二總是無比遺憾的,在後面寫上一個無字。 

 這份活冬天夏天都不太好乾,冬天的時候屍體保存的時間能長些,但是天氣太冷,記錄了一會兒手就凍得冰涼僵硬,墨也凝的寫不開字,而且冬天日頭短,幹活的時間也短,所以總得加緊幹。 

 夏天天氣是好了,日頭是長了,但是屍體腐爛得快,氣味實在是難聞。一旦屍體開始腐爛,那些遺言遺物也不太好整理辨別,所以也得加緊幹。 

 他們二十個人在喇叭溝幹了快四天,回去又連夜整理,接下來就等著將這些士兵的遺言遺物和他們的撫卹金一起發往他們親人手中。 

 可奇怪的是這八千人中最後能核對出姓名地址,送出遺物的卻寥寥無幾,大多數人的名址都對不上。 

 他們這二十個人是不大可能出這麼大的錯漏的,但他們能有什麼辦法呢?不論你報上去多少次,上面都給駁回來。 

 這些遺物一直沒有辦法寄出,他們只得在軍中倉庫找了一處地方儲存。十幾年了,這批東西除了趙二會去整理一下,清理出一些已經腐朽破敗的殘渣以外,就是小偷老鼠都不會光顧倉庫的這一個角落,畢竟這些東西既不是吃的喝的,也不是金銀財帛,而且還冒犯死去的魂靈。 

 已經至少十年沒有打過仗了吧,趙二作為一個老兵又不願意離開,固執的守著他這一批一直沒有寄出的遺書。 

 軍中便將他留下來看倉庫,他的那些老夥伴都陸續離開了,如今只剩他一個還守著這一批無人認領的,每年都在腐爛一批的遺物。他只能盡力一邊清理一邊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