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走神了 作品

第47章 第四份奏摺

 “你們父親和我上次回京述職,陛下口諭,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授你們父親與我大事發生時相機決斷之權。 

 這話雖是口諭,也是皇命。邊倉糧官沒有皇命不敢放糧,這不就是皇命?以你們父帥之印備一張借糧單據,再傳聖上口諭去邊倉借糧,三軍無糧,輕則軍心動搖,重則軍中譁變,糧官不傻,只要師出有名,十有八九會借的。 

 如果糧官不借,轉頭咱問三縣借,三縣借了,先解決了斷炊。回頭咱還可以參糧官一本,下次若再有這事,只怕邊倉那就容易借了。三縣若也不借,咱再去邊倉奪糧也不遲。也不必喝了兩三天粥實在快沒糧了才去搶。 

 我們北路軍,原是皇后孃家,張家十二郎統領,至輔國公再至我等。五皇子送至任家軍軍中歷練,三皇子與任大姑娘又成佳偶,從起至今,任家軍也算陛下的親信之師。 

 親信之師公然搶糧,辦的事看起來無法無天,又挑起文武不合……陛下難道是沒給我們放權?唉,咱能彌補多少儘量吧。” 

 一直在後帳不出的任父忽然出來問何青:“何兄弟,上次陛下說將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授我倆相機決斷之權這話是真?不是說說?有些話,你和我說只能聽聽,有些話,你又說是真的可用。 

 那次從宮裡出來我就問你,是不是以後咱倆商量定就可以,而且你既主意多,這些麻煩事我聽你的便是。你當時怎說的?你說該要稟陛下的還是要寫摺子等批。這不就是不能當真的意思?” 

 何青沉思片刻,想想該如何解釋:“相機行事,決斷之權是事宜從急時咱倆才能行事,這權也是皇命所授。平日裡不著急的事,還是要等御批。也就是該稟陛下的還是要寫摺子。是我沒有多說兩句,沒和你說清楚。” 

 任父道:“如今這事,你覺得有多大?” 

 何青道:“就先這樣處置,解鈴還需繫鈴人,先把告狀的糧官和他下面的護糧隊安撫好了,但凡能哄好了,他能再寫個奏摺上去,只怕比我們的奏摺強。當然,我們的也得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