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迪 作品

第189章 法力運轉險失措

 “如此……也好,想來仙尊也能理解爾等困境,就這麼辦吧。” 陳銘調整氣息,沉穩地對老四和老七回應。 

 二人聞聲寬慰不少,一同起身恭敬地向陳銘稟報,並表示財物已備妥,次日即可裝載船隻啟程。 

 陳銘輕咳一聲,飲盡杯中靈茶,以此掩飾心中的震驚。 

 待二人離去後,趙德柱與鄭煥互相對視,均感到難以置信。 

 “公子,這不是夢吧?” 

 “公子,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嗎?” 

 陳銘並未回答,但趙德柱與鄭煥也並非見識短淺之輩,對於這群海盜的豪奢程度,仍是深感驚訝。年景不佳之時,便有六十萬兩黃金之饋贈,若是豐收之年,數目怕是要翻番不止…… 

 陳銘幽幽地道:“的確如此,或許他們除了金銀之外,再無他物了吧。” 

 “那我們現在該如何行動?” 

 鄭煥略有疑慮地問。 

 而趙德柱尚未完全從震驚中恢復過來,依舊愣在那裡。 

 陳銘放下茶盞,果斷起身,下令道:“傳令給老金他們,讓他們回房休息,我們要準備文房四寶,撰寫奏摺……” 

 是夜,三人不顧尚存的醉意,點亮燈火,潛心書寫,直至五更天時方閉目休息。 

 午後申時,一艘千石鉅艦已然靜靜地停泊於嵊泗島的碼頭一側。 

 “公子,考慮到船隻承重,我們把銀子換成了黃金和珍寶……不知此舉是否會觸怒仙尊?” 光頭修士老四仍顯擔憂地詢問道。 

 陳銘以堅定而莊重的口吻回應:“不會,仙尊皇爺最是慈悲為懷,必然能理解你們所面臨的困境。” 

 “皇爺果真德澤深厚……” 

 老七在旁連連讚歎。 

 “罷了,二位宗主,咱們啟程吧。” 

 鄭煥在渡靈舟上喚著老七與老四,何如海則屹立於船首,沉默不語。 

 兩位宗主與陳銘再次依依惜別,隨後登船離去,渡靈舟破浪前行。 

 陳銘望著逐漸遠離的船隻,心頭那份沉重的壓力減輕了不少,手中握緊的納寶囊內,藏著一份降服邪魔的表文,他長出一口氣。 

 “少俠,我們也該啟程了吧?”趙德柱在一旁低聲提醒。 

 “沒錯,修道者行事應迅速果斷,不必拘泥於世俗禮節。那位歐可兄弟,你替我向島上各位宗主打個招呼,我立刻返回寧州城,務必早日妥善處理此事,日後我們有的是機會共謀大道,同享修為之利!” 

 陳銘微微點頭,示意侍立一旁的歐可去傳達他的意思。不久之後,他們乘坐的小型飛舟亦展開靈帆,載著陳銘、金如鐵與趙德柱踏上歸途…… 

 兩日後,一行人安然返回寧州府境內。 

 東門之外的日升樓,一座靠水的靜謐雅閣之內,珍饈美酒擺滿了桌面。 

 “什麼?那威震江湖的‘霸龍’已然投降,那惡名昭彰的‘魚蛟’已被正法?” 

 薛慕雲接過手中的降妖文書,不禁震驚地反問。 

 其實他心中疑惑重重,這年輕的陳千戶為何不先去找吳府尹,卻來找自己?又是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擺平那臭名昭著的“舟山九蛟”,甚至還將魚老二的人頭斬下? 

 “這一切皆仰仗皇爺的庇佑,吳府尹的信任與薛先生您的妙計策劃……奔赴京城上報捷報的使者此刻已在路上!” 

 陳銘臉上掛著無害的笑容,話語中卻暗藏深意——我身後已有天庭撐腰,諸位可莫要自作聰明。 

 薛慕雲聽出了弦外之音,尷尬地舉杯問道:“哈哈,陳千戶果然心思細膩,行事果斷,不知今日前來有何指教?” 

 趙德柱適時附和道:“薛先生乃吳府尹倚重之人,故而在拜見太守大人之前,我們先行拜訪您這位碼頭領袖,將來恐怕還要多勞煩先生您照拂……” 

 “怎會有此一說呢?” 

 薛慕雲不解地反問。 

 “此次收服‘舟山九蛟’實乃不世之功,區區在下豈敢獨自承受這份榮耀?更何況當下還有萬餘海島百姓的安置事宜需待解決……”陳銘壓低聲音解釋道。 

 “那麼對於此事,千戶可有何高明之策?” 

 薛慕雲心機一動,忙追問。 

 陳銘淡然地道:“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紛擾,這一次海島民眾只投降,卻不允許登陸大陸……讓舟山群島仍舊歸屬寧州府管轄,並在那裡設立官署,以護持當地民生,這才是順應天道的做法……” 

 薛慕雲聞此言,面色劇變,驚駭地脫口而出:“此舉大大不妥,一旦上報朝廷必遭駁斥,甚至可能引來問責!” 

 趙德柱與陳銘聽見此言,互換了一個眼神,心想薛慕雲還未聽到更為驚人的第三條計劃,倘若知曉,估計會被嚇得魂飛魄散。 

 陳銘故作深沉地淡淡回應:“薛先生有所誤解,實際上這樣做反倒更為有利。” 

 “哦?這麼說,這麼做反而更好?為什麼呢?”薛慕雲滿腹狐疑地追問。 

 汪四,傳言乃昔日海域巨擘“五峰仙舟”汪直之後裔,對於登陸投降之事本就抱持著深深的忌諱。此次若依循舊例行事,此事能否成功呢?陳銘嘴角含笑,似調侃般向薛慕雲發問道。 

 “的確如此,看來唯有將其剷除殆盡……” 

 薛慕雲點頭應答,然而他的目光觸及陳銘與趙德柱手中盛滿靈液的酒盞,以及二人嘲諷之意的眼神,頓時意識到自己或許過於輕率。 

 “斬草除根固然可行,但閣下就不擔心引來朝廷追責?” 

 薛慕雲深諳世間法則,立刻巧妙地將話題挽回。 

 “此事何罪之有?我等受吳府君符詔令,赴舟山、嵊泗群島盪滌妖孽,海寇懾於皇家威嚴,在我大軍壓境之際,惶恐求饒,此舉有何異常?至於不上岸接收,須知彼等世代居島,強行遷移既悖逆天意,亦耗費國帑,實無必要為之。” 

 “況乎,對方已然遞上降書,請求朝廷設立官署,派遣官吏,並派兵駐守,這豈非誠意示降之舉麼?” 

 陳銘言語之間,充滿自信,連續拋出早已構思妥當的致命三問,即便是能言善辯如薛慕雲者,一時之間也被問得啞口無言。 

 陳銘的觀點看似無懈可擊,但薛慕雲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勁。他輕輕啜飲一口手中的仙釀,遲疑地道: 

 “此事還需上報朝廷,只怕朝中那些大人會有異議……” 

 聽到此言,陳銘忙向趙德柱示意,二人恭敬舉杯共飲。 

 “正因此事需與先生共商,朝堂政事非我等粗鄙之人所能洞悉,還需仰仗先生高見……” 

 陳銘一邊說著,一邊與趙德柱一飲而盡。 

 薛慕雲見狀,只得再度舉杯相陪。趙德柱趕忙接過酒壺,替薛慕雲斟滿。 

 陳銘抓住時機調整神色,嚴肅地道:“先生睿智,此事必須秘密處理,不可張揚,其中理由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