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迪 作品

第174章 江南五大善人

 王釜拱手回道:“如果公子願意的話,我家的商號願意全權負責銷售公子您所燒製的琉璃器具,無論數量多少我們都照單全收……當然了,既然是全權代理,那麼價格方面自然需要有所優惠,我們就按照昨天購買時價格的一半作為進貨價怎麼樣?” 

 陳銘聽完之後,嚴肅認真地說:“感謝您的賞識和貴號願意購買我的琉璃製品——或者說玻璃製品。對於這個價格問題,我們可以協商。但關於全權代理一事,在下恐怕無法一口答應,因為在此之前已經有商家找上門來談過了。” 

 聽到陳銘的回答,王釜不由得一愣,他本以為陳銘會在價格上有所計較,沒想到對方卻直接否決了他視為最優厚的全權代理提議。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對玻璃製品的認知存在差異,在明朝,玻璃或琉璃都屬於奢侈品,價格敏感性極高。另外,只有具備一定實力的商家才有能力代理銷售此類商品,王釜自信江南地區能有這樣的商家不會超過幾家,因此才提出如此充滿信心的條件。 

 然而雙方的經營理念顯然並不一致,陳銘希望將玻璃製品做成快速消費品,追求銷量;而王家則堅持奢侈品路線,看重利潤,這難免顯得有些話不投機。不過陳銘很快意識到這一點,並未挑明,只以已有商家預定為由婉拒。 

 對此,王釜頗感驚訝,追問:“不知是哪家商號有這樣的實力呢?” 

 陳銘坦誠地笑著回答:“南北方的大商家都有,甚至還包括濠鏡那邊的……商界裡的一些規則,您應該明白的,我不方便透露太多。但我既然這麼有誠意,可以再讓一步,按照原價的四成出貨給您,您看如何?” 

 陳銘此言一出,不僅王家二人,就連在一旁的艾福四等人也都吃了一驚。畢竟這一成的價格折扣相當可觀,僅憑王釜先前購買的那套酒具算下來就有三十兩銀子之多! 

 “各位不必驚訝,我這樣做一方面是要展現誠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高銷量,讓更多的人認識併購買玻璃製品……”看著眾人震驚的表情,陳銘只好轉換一種容易理解的說法給他們大致解釋了一下。 

 聽了陳銘這番話,鄭煥和王釜率先領會了他的意圖,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於是,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比較簡單了,由鄭煥和王祿負責討論具體的合同細節,諸如供應量、付款方式、銷售範圍等等。而王釜則與陳銘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繼續交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