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迪 作品

第136章 知識分子的油膩

 與陳銘這邊的困惑不同,吳公子的提議得到了一群讀書人和揚州百姓的支持。 

 江南地區文化底蘊深厚,這些長者或商人很多都是書香門第,即使沒成為學者,做起生意來也頗具文化素養,並非人們印象中那些滿腦子只有錢的土豪。很多人實際上文采飛揚。 

 還沒等陳銘他們反應過來,對面一個三十多歲的商人模樣的男子站起身,向四周拱手示意,說:“在座各位都是才子,我黃某人不才,獻醜了,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歡樂!” 

 “這位是揚州鹽商中有文才的黃一敬,人稱黃員外。”鄭煥已經回過神,站在陳銘身後低聲介紹。 

 此時揚州的商人們見有人帶頭,紛紛響應,停止歌舞,大聲為黃一敬加油打氣。 

 “黃員外素有文名,想必又有佳作!” 

 “黃員外太謙虛了,您的詩詞自然出色!” 

 “黃員外快快朗誦,助助大家的酒興……” 

 只聽見揚州商人們的喝彩聲和催促聲此起彼伏,大廳的氣氛逐漸熱烈起來。 

 顧析帶領的一群讀書人則淡然品味著“瓊花玉露酒”,饒有興致地看著熱鬧的場面,彷彿在欣賞一幅“盛宴圖”…… 

 只見黃一敬拿著酒杯,在大廳中央緩緩走動,微醺地開口:“我只是拋磚引玉,恐怕難入大家法眼……” 

 “有了,偶然得來一首,浪淘沙……” 

 “白商景荒涼,秋光淒涼,金風漸冷透衣裳。八聲甘州令人心碎,寂寥悲傷。唯有秋蘭香,雙鬢已霜,天邊鴻雁又南飛。問路遠行的旅人,是否思念家鄉?” 

 黃一敬搖頭晃腦,很有節奏地吟誦著,彷彿沉浸在自己的創作中。 

 “好文筆!” 

 “好詞!” 

 “黃員外果然出手不凡!” 

 揚州的商人們無論懂不懂,都拼命地喝彩。 

 陳銘這邊的人也漸漸明白了狀況。 

 現在大家都儘量不出聲,一旦開口,肯定會引起注意,說不定就會被點名出醜…… 

 鄭煥無助地看著陳銘,一時之間感到如坐針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