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絲冰淇淋 作品

第183章 第一次上講臺

 鍾躍民講著講著,漸漸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他把手中的演講稿放在一旁,開始隨性發揮.“人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上天賦予了我們資源,而人類則通過認識自然、利用自然資源來維持自己的生存和發展。這是自然界賦予我們的規律,人一定要吃飯,沒有為什麼,人一定要付出勞動才能換取食物。這就是經濟的起點。” 

 鍾躍民繼續說道.“經濟,本質上就是人們為了生存和生活而付出的勞動。經濟發展則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形式上的改良和進步,從野蠻到文明,從遊牧到農業,每一次進步都是對生產生活的深刻變革。經濟就是研究這些生產生活的活動,它關乎著人類的繁衍生息。” 

 鍾躍民停頓了一下,進一步解釋道.“生產方式的進步決定了人類生活方式的進步。我們常說‘懶是人的天性’,但正是這種‘懶’推動了人們不斷尋求更高效的生產方式,腦力勞動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從簡單的工具使用到複雜的機械化生產,以後還有信息化、甚至智能化,每一次變革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在古代,人們群居在一起生活,形成了部落經濟。那時就有了分工、生產、分配和消費的基本經濟活動。隨著部落的擴大和生產的細分,交換逐漸成為了經濟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於是,我們有了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這四個基本經濟環節,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構成了經濟活動的基本框架。” 

 鍾躍民的講解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地點頭表示贊同。他的講解不僅讓學生們對經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未來經濟活動的思考和探索。 

 鍾躍民繼續講道.“當部落規模擴大,生產活動逐漸細分,這時就出現了交換的需求。隨著交換的頻繁發生,一個完整的社會經濟體系逐漸形成,其中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這四個環節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在這個社會經濟體系中,由於交換的需要,產生了貨幣經濟。貨幣作為一種普遍接受的交換媒介,大大促進了經濟活動的便捷性和效率。貨幣經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經濟方式,它標誌著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 

 隨著社會實踐的不斷深入,人們開始關注經濟行為,並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於是,經濟學作為一門專門研究生產生活、探索經濟規律的學問應運而生。經濟學為我們提供了理解和分析經濟現象的工具和方法,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經濟運行的規律。 

 在經濟學中,我們根據經濟活動的特點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類型。例如,靠農業生產為主的經濟叫農業經濟,它依賴於土地和自然資源; 

 靠市場交換來實現資源配置的經濟叫市場經濟,它強調市場的自由競爭和供求關係; 

 而靠計劃來組織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經濟叫計劃經濟,它更加註重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調控和規劃。 

 這些不同類型的經濟形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地域條件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新的經濟形態也在不斷湧現,如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等。 

 這些新的經濟形態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也要求我們不斷更新知識和觀念,以適應經濟發展的新要求。” 

 鍾躍民喝了一口水,稍作停頓,等待聽眾們消化之前的內容。然後,他繼續深入講解道.“找準經濟的核心點,是理解世界和我們自身行為的關鍵。當我們思考世界是什麼,我們在幹什麼時,我們會發現每個人的想法和行為都在圍繞著這個經濟核心在轉動。” 

 鍾躍民進一步解釋.“但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清楚自己正在參與的經濟活動是什麼,也不懂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從微觀到宏觀,我們研究的其實都是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集體經濟與個人經濟之間的關係,即整體和局部的關係。” 

 “集體經濟關注的是整體的利益和發展,它強調資源的集中利用和宏觀的調控。而個人經濟則關注個體的利益和需求,它強調個人的選擇和自由。這兩者看似矛盾,但實際上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 

 “理解這一點,我們就能更好地把握經濟發展的規律,更好地處理個人與集體、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係。無論是作為個體還是作為集體的一員,我們都需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和目標,才能在經濟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 

 鍾躍民的講解深入淺出,讓下面的聽眾們對經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們開始意識到,經濟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更是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