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 作品

第22章 開造海船

 這一日,從南方傳來消息。以市舶司為召集人,聯合各路商家,載滿各式人朝商品的四十艘大海船,從青龍城新建的海港碼頭出發,開始了第一次的遠洋航行。青龍城市舶司為了此次航行,在主事人周通及青龍城城主府的配合下,大力對此進行了宣傳,弄得人盡皆知。於是,船隊出發的當天,海港碼頭處,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雖然許多百姓只是出於對這支巨大的船隊的好奇而來的,但不管怎樣,所有人都藉此知道了遠洋船隊,海貿及市舶司等信息,知道了有這麼回事兒。而這就是張恪想要的,按他的話說:你可以不明白這個事兒,但不能沒聽說過這個事兒。其實,周通也不是很理解為何要花這麼大力氣去宣傳這些,但既然這是張恪一力要求的,那就照做吧。其實張恪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製造熱點,擴大影響力,這是一個新部門迅速的站穩腳跟的好方法。啥都不是的時候,就不要去想什麼"做事情要低調"或者"樹大招風"之類的啦,趕緊上頭條吧! 

 根據計劃,此次航程大約半年就會返回。而且此次出航,船隊的主要任務是收購造船的木料,越多越好,為後續製造更多的海船備足材料。而此時,在南定城的清江船廠內,工匠們正在仿製著一艘船,那是張恪特意命人留下來的,目的是為了給清江船廠實物,讓工匠們對其進行研究,儘可能的掌握其製作方法和工藝。同時還要招募更多的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為之後造船廠的擴產擴能,做好準備。而為了解除船廠的後顧之憂,周通還以市舶司的名義下了十艘大船的訂單,併為此預先付了兩萬銀子的訂金。 

 話說清江船廠,主事鄭浩,在年初時,便已經收到了郭守敬下達的指令,命其為製造海船做一些準備。只是如何準備呢?整個船廠內,都找不到一個懂行的呀。正自苦惱時,一艘海船便開進了他們的船塢。駕船之人說,是奉了“市舶司衙門”之命而來的,還拿出來一份正式的調令,證明他們確實是奉命將船開到這裡的。鄭主事一頭霧水的接過那份調令,看過之後,嗯,還真的是一份極為正式的官方文書,絕非弄虛作假的。只是心中的疑惑依然不能全解,對於這個“市舶司”到底是什麼單位,他也沒弄不明白。直到他,看到了落款處的那個名字:市舶使——張恪。 

 鄭主事自然還記得這個名字的,去年此人還與郭守敬大人來他們的船廠參訪過。結合各種信息後,鄭浩總算開始明白過來了:原來,這一切都是那個小張大人安排的呀!看起來,他是真的找到了那個海商汪大淵,並把他的船開回來了,並且要讓清江船廠依樣仿造。時隔這麼久,他都以為這事兒大概率是成不了的,沒想到,那個年輕人還真的將船直接開進了他們的船塢內呢。兩天後,一個名叫周通的年輕人來訪,手拿市舶司衙門的正式文件,以市舶司的名義付給了他們兩萬兩銀子的訂金,給了他們十艘海船的訂單。這可是他們這個船廠多少年來收到的最大的一筆單筆訂單呢。那個時候,鄭浩才確定,人家確實是在跟他玩真的。